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本部门202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编制。报告共分总体情况、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机关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事项等6个方面的内容。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期限自2020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甘南州教育局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8212331)。
一、总体情况
2020年,甘南州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家、省州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和工作要求,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重大举措,在重点领域、政策解读、基础工作等方面持续发力,目前,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转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开展顺利。
(一)主动公开情况。一是把政务公开作为打造阳光机关,建设廉洁高效机关的重要举措,围绕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安排,建立政务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公开办事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纪律、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做到政策公开、决定和工作过程、决策结果公开及时。二是按照“谁起草谁解读”原则,做好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对人民群众和媒体关注度高的内容持续跟进解读。三是按照“依法依规公开,应公开尽公开”要求,加大政策措施执行、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引导学校通过多方渠道全方位公开各级各类教育招生入学政策信息,争取得到社会支持和家长理解,为我州招生入学工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2020年我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报刊、广播、电视、微信平台等渠道主动公开招生入学政策解读、中职教育招生、高考招生、教师资格认定等信息110条。四是持续规范信访办理机制,对来信来访及网民留言答复件全部建档立案,留底备查。全年处理群众信访案件10件,办结率为100%。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2020年我局无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制定《甘南州教育局信访工作办法》《教育领域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的清单》《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等管理制度,按照“谁上传、谁负责”原则,严格遵守上网信息审批制度,普通信息须经科室负责人初审、分管领导复审后发布,重大信息须经主要领导审批后发布。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未经审核的信息一律不得公开发布,对拟公开的信息逐条登记并存档,保障信息资料发布的权威性、及时性、准确性和严肃性。
(四)平台建设情况。目前,我局官方平台有“聚焦甘南教育”微信公众号和“甘南教育”抖音号(于近日开通,正在平台搭建中)。“聚焦甘南教育”微信公众号自2017年创设运行以来,已发布各类教育信息687条,关注用户达到20764人,2020年总阅读量达296749次,其中阅读量最高达到34415次。多次在州直单位政务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名列前十,获评州直机关优秀政务微信公众号。在公开内容上,把教育收费、学校招生、考试报名、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评定、疫情防控信息等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内容及时公开,确保社会和群众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同时,通过省教育厅和州政府门户网站、甘南日报、甘南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平台及时公开全州教育系统各项活动、工作开展情况。
(五)监督保障情况。调整充实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政务公开工作目标和职责分工。按照《新条例》及时更新主动公开目录和重点领域信息基本目录,健全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等配套措施。将推进政务公开与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工作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政务公开信息日常更新,政务公开相关工作落实情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 |
本年新 |
对外公开总数量 |
规章 |
0 |
0 |
0 |
规范性文件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许可 |
3 |
0 |
273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
7 |
0 |
0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处罚 |
13 |
0 |
0 |
行政强制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0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8 |
80万元 |
三、行政机关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
|
|
|
|
|
0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
|
|
|
|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
|
|
|
|
|
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
|
|
|
|
|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
|
|
|
|
|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
|
|
|
|
|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
|
|
|
|
|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
|
|
|
|
|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
|
|
|
|
|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
|
|
|
|
|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
|
|
|
|
|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
|
|
|
|
|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
|
|
|
|
|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
|
|
|
|
|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
|
|
|
|
|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
|
|
|
|
|
|
|
2.重复申请 |
|
|
|
|
|
|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
|
|
|
|
|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
|
|
|
|
|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
|
|
|
|
|
|
||
(六)其他处理 |
|
|
|
|
|
|
|
||
(七)总计 |
|
|
|
|
|
|
0 |
||
0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
|
|
|
|
|
0 |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
|
|
0 |
|
|
|
|
0 |
|
|
|
|
0 |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我局始终把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与转变机关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结合起来,真抓实干,政务公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对实行政务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工作中存在“公开就是公布”的理解误区,认为公布了就可以了,对于公开的内容部分不够具体,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的还不到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中心工作,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公开公正为原则,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大力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和充实领导小组成员,落实公开信息分管领导把关,主要领导审批制度。健全信息主动公开事项清单制度,推动教育局机关、学校按清单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提高政务和校务公开的水平。特别要加大学校招生和财务信息公开力度,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扩大公开范围。
(二)推进教育领域重点信息公开。一是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注重网络舆情动向,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教育信息的梳理,对各类招生、教育收费等群众关注、社会敏感的事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平台、张榜公布、专栏公示等多元化形式,准确解读政策措施,及时准确回应关切,自觉接受监督,保证社会公众及时、便捷、有效地获取各类教育信息。积极推进官方微信平台建设,增强网络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二是按规定做好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及时公开本级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对公开内容进行说明,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三是依法公开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对社会广泛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建议和提案,承办科室原则上要公开答复全文。
(三)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公开。一是及时做好部门权责清单调整工作,及时在甘肃政务服务网加载公布,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公开,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切实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动部门依法全面规范履职。二是及时公开政策落实情况和阶段成果,通过政府网站、甘肃政务服务网甘南站等各类平台及时发布放管服改革动态信息,并及时报送州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三是依法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依法保障公众合理的信息需求,规范答复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时限答复,增强答复内容针对性。对公众申请较为集中的政府信息,可以转为主动公开的,应当主动公开。
(四)加强政务公开工作考核监督。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局机关考核体系,全面落实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务公开监督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
六、其他需要报告事项
暂无其他需要报告事项。
甘南州教育局
2021年2月5日
Copyright© 2019 GNZRM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甘南州大数据中心
联系地址:甘肃省合作市人民街96号 投稿邮箱:tougao@gnzrmzf.gov.cn ICP备案号:陇ICP备14000511号-3 甘公网安备:62300102000081号 网站标识码:6230000007
网络谣言举报电话:(0941)8218089 举报网站:http://www.gsjubao.cn/ 举报邮箱:xs8218089@163.com 技术维护单位: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