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0 2004—2008年甘南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增长速度

社会保障:年末全州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657人,增加1443人,增长11.4%。基金征缴4315万元,支出4399万元,增长29.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9402人,增加10802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1608人,占应参保人数的86.9%,比上年提高36.9个百分点。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30831人,增加782人,征缴失业保险金821万元,增长43.3%。清理企业拖欠失业保险费185万元,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679人,支付失业保险金343万元。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7065人,增加2065人。其中:参保农民工2304人,增长3.6倍。征缴工伤保险基金58万元,增长1.2倍。
全州8个县(市)全面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农牧民群众50.60万人,参合率9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集基金总额4498万元,基金累计支出4003万元,受益群众28.75万人次。
全年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29711人,人均月补差110元,增加17元。累计发放低保金5810万元,增长76.5%。农牧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124308人,增加4008人,发放低保金7111万元,增长2.15倍。五保户供养人数3769人,支出资金454万元。
民政部门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全年城市医疗救助2.54万人次,增长90%。救助资金累计支出348万元,增长7.2倍。农牧村医疗救助16.30万人次,增长30.4%,救助资金累计支出834万元,增长1.27倍。其中:救助城市低保对象参加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2.45万人次,增长33%,救助金额74万元,增长50%;救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16.06万人次,增长29.5%,救助金额365万元,增长1.94倍。
十二、资源环境、安全生产、能源消耗和自然灾害
资源环境:州府所在地合作市地面水水质达标率为83%。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环境质量方面,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为0.168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为0.00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为0.005毫克/立方米。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为48.8[db(A)];交通干线噪声年均值为66.1[db(A)]。以上指标值均在控制范围之内。
全州有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保护区5个。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全年造林面积16.73万亩,比上年实际增加7.70万亩,增长85.3%。零星(四旁)植树185.55万株,增加18.05万株,增长10.8%。封山育林面积101.92万亩,增长74.1%。
安全生产:全年全州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1起,比上年降低34.2%。生产安全事故死亡68人,降低4.2%。受伤68人,降低36.5%。直接经济损失227万元,下降4%。其中: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10起,上升11.1%,死亡11人,上升22.2%。道路交通事故60起,降低30.2%,死亡56人、受伤66人,分别降低9.7%和36.5%。火灾11起,降低59.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6人,减少0.4人,降低21.5%。万车死亡人数为14.9人,减少4人,降低16.9%。
能源消耗:初步统计,全州单位GDP能耗比上年降低 5.57%。单位GDP电耗降低5.97%。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6.60%。
自然灾害: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8.46万亩,增加2.94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4.46万亩,增加5.53万亩。“5?12”汶川地震造成全州直接经济损失59.09亿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其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 农业增加值及畜牧业数据是以农业普查数为基础进行衔接调整后的数据。
4.人口数据为人口变动调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