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 >> 政府文件 >> 州政办发 >> 正文

  • 索 引 号:20191202-230600-095
  • 标      题:关于转发甘南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2014-05-23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

甘南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州政办发〔2014〕23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关部门,省属驻甘南有关单位:

《甘南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已经州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3月12日

甘南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改善甘南州金融生态环境,增强甘南州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金融业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服务力度,促进经济金融和谐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全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充分发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核心作用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五大甘南”的内在要求。当前,金融改革不断深入,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导向不断加强,既有利于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信贷资金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也能够吸引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资金流入,从而满足经济发展对各类金融资源的需求,发挥“洼地”效应,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强领导与协调,采取有力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整体合力,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全州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二、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甘南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促进和支持甘南州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加快金融业经营机制转换,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大力改善区域金融机构的宏观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深入开展最佳金融信用县(乡、村)争创活动,切实加强信用环境、行政环境和法制环境建设,确保金融实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不断优化,金融投入不断增长,金融促进甘南州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努力开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协调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努力,全州基本形成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使信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政银企服务意识普遍树立,经济结构科学合理,行政服务和执法水平高效公正,金融与经济环境和谐,金融支持甘南州经济发展积极主动有效。具体表现为:

一是经济发展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基本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要求,逐步达到“产业富州”和“多元甘南”的发展目标;当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依托资源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征信体系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公民信用意识明显增强,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环境初步形成。金融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实力显著增强,资金自给率明显提高;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金融法制环境得到改善。各级各部门依法办理金融案件,积极有效维护金融债权;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维护存款人、贷款人、被保险人、投保人利益,严厉打击金融保险欺诈行为。

四是健全规范的中介机构。不断建立完善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级机构、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五是营造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政银企关系融洽,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高;政府各部门积极支持金融工作;切实降低企业办理抵押贷款和金融机构处置抵债资产的有关收费标准;政府相关部门出台获得金融机构外部信用评级一定等级以上信用企业的奖励办法;引导企业依法合规改制,维护金融债权等等。

三、营造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经济运行环境

一是科学制定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甘南州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环境承受能力、企业发展潜力和金融支持能力,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优势项目吸引资金流入,推动全州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研究建立重大产业政策、重大项目的征询、评价制度。在研究和制定对全州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产业政策、重大建设项目时,充分征求有关经济主管部门和金融部门的意见,对重大产业政策和重大项目的科学性、效益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确保全州出台的重大产业政策与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相吻合。

三是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扩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四、营造有利于信贷支持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一是完善征信管理,推进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甘南州信贷征信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运行。要进一步加快个人征信系统推广,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运行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制度建设力度,规范使用操作程序,进一步拓宽信息采集范围。使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真正成为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政府行政管理以及各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经营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是切实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载体,开展诚信宣传活动,总结推广诚信典型,发挥示范和推动作用,引导市场参与主体增强信用意识,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开展“信用企业”、“信用工商户”、“信用社区”、“信用乡、信用村、信用农户”的建设活动。

五、营造维护金融债权的良好金融运行法制环境

一是规范执法行为,营造公平的执法环境。结合全州金融生态建设的要求,加快制定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关的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清理、修订不利于金融业发展的行业规章、办法。各执法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部门的工作,整顿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强化经济金融环境综合治理。

二是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建立由金融监管部门牵头协助各金融机构做好金融债权维护工作,依法维护金融债权。

三是加强金融监督管理,完善金融稳定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金融稳定工作应急预案、金融突发事件处置办法、金融监管信息共享、重大事项报告、金融稳定工作评估等工作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各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指导和风险预警,实施有效监管和行业自律,督促各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四是严厉打击洗钱、制贩假币、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等金融犯罪行为。各金融监管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要建立完善打击金融犯罪工作协调机制,密切监测与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相关的异常和可疑资金活动,及时发现并截断违法犯罪活动赖以生存的资金链条,防止其扩大和蔓延,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

六、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运行市场环境

一是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发展。要积极推动甘南州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推广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发展股票、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开辟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重视和发挥保险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加快保险业发展。不断扩大保险服务的覆盖面与渗透度,大力推进责任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和“三农保险”。

二是建立和完善政府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多方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兴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再担保和联保等业务,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能力。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三是以市场化为导向,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企业信用评级、会计、审计、房产、土地等社会中介机构发展,严格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要建立对涉及金融活动的中介机构的业务监测体系,规范中介市场,规范有关当事人的行为,建立中介机构不良记录信息共享机制,对有不良行为的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定期在金融机构内部通报,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促其退出中介市场。

七、积极探索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对区域金融生态状况作出综合、客观的评价,是检验各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好坏的重要保证。要探索制定《甘南州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办法,力争评价结果尽可能客观,指标体系可以考虑以下因素:一是经济环境指标;二是信用环境指标;三是司法等部门对银行债权的法律实施;四是中介机构体系建立及完善程度等等。

八、加大宣传力度,推动金融生态建设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开展

要广泛深入地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切实增强信用意识和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把握好金融宣传的舆论导向,加强社会舆论监督。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载体开辟金融生态环境宣传专栏,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增强社会各界对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开展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县市活动,提升县市信用等级。通过组织召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等形式,探索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举措,推动全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开展。

  

Copyright© 2019 GNZRM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甘南州大数据中心

联系地址:甘肃省合作市人民街96号    投稿邮箱:tougao@gnzrmzf.gov.cn   ICP备案号:陇ICP备14000511号-3   甘公网安备:62300102000081号  网站标识码:6230000007

网络谣言举报电话:(0941)8218089   举报网站:http://www.gsjubao.cn/     举报邮箱:xs8218089@163.com   技术维护单位: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