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全喜、党晓明委员:
首先,感谢您们对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们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2019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紧密结合,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要求,研究制定《甘南州“五无甘南”全域无垃圾专项规划(2021-2025)》,建立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意见、工作要点、宣传方案、考评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方案,持续推进以省试点县市合作市为重点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截止目前,试点区域内配备83组普通分类垃圾箱、3组智能分类垃圾箱,1500个户内两分类垃圾桶,2万个环保垃圾袋和礼品兑换机、环保垃圾袋自动发放机,建设垃圾中转站4座,改造或购置分类运输车辆4辆,市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在门浪滩工业园区内开工建设;开展城区废品收购站专项整治行动,市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已完成选址;建成合作市央德路南侧有害垃圾贮存设施,与省危废处理中心(金创绿丰环保有限公司)达成协议,采取异地处理的方式,将有害垃圾转运至省危废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处处置,每吨有害垃圾处理费用 为6500 元。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力度,举行州市联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会,委托第三方有资质机构宣传企业分两年度组织开展合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累计举办培训宣传活动16场次,印制宣传册2万余份,制作展板32面、宣传横幅30条,充分调动市民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准确率。合作市已编写《我帮垃圾找个家》、《争做环保小卫士》教材,将垃圾分类纳入中小幼课堂教育,以小手拉大手推动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2021年,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打造“五无”新甘南的安排部署,作为“五无甘南”全域无垃圾专责组组长单位,州住建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制定专项规划、实施方案、考评办法等制度方案,统筹推进市容村貌治理、服务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等重点整治任务。
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十四五”期间“五无甘南”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州委、州政府《关于打造“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塑料、全域污染、全域无公害”新甘南名片的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合作市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其他县范围内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两个街区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以上”,同时制定印发宣传方案、督查方案、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各县市、州直各成员单位,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五无甘南”生活垃圾分类各项治理任务落实生效,全面形成常态化治理格局。同时,把生活垃圾分类与生态文明小康村、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在条件较好的文化旅游标杆村、生态文明小康村中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不可回收垃圾”三分类法,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垃圾增量,减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压力。
最后,非常感谢您们对我州城乡建设事业的关注,并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得到您的关心与支持。
甘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1年8月4日
相关文档
Copyright© 2019 GNZRM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甘南州大数据中心
联系地址:甘肃省合作市人民街96号 投稿邮箱:tougao@gnzrmzf.gov.cn ICP备案号:陇ICP备14000511号-3 甘公网安备:62300102000081号 网站标识码:6230000007
网络谣言举报电话:(0941)8218089 举报网站:http://www.gsjubao.cn/ 举报邮箱:xs8218089@163.com 技术维护单位: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