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zz/2020-00384
  • 标      题: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关:州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19-01-15
  • 发文日期:2019-01-28

政府工作报告

——2019115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甘南藏族自治州州长 赵凌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 年工作回顾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州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州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力脱贫攻坚、推进绿色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持续深化改革、加快改善民生、维护大局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州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2亿元,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165.8亿元,下降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9亿元,增长16.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07元,增长7.8%;农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00元,增长8.6%;城镇新增就业 5155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2.7以内。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74.36亿元,增长6.36%;贷款余额234.99亿元,下降0.33%。

2018年是甘南发展困难叠加、问题交织、充满挑战的一年。面对困难和挑战,全州上下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积极应对新挑战,有效化解新矛盾,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六项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年来,我们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两大工程上精准发力,在擦亮全域旅游无垃圾和生态文明小康村两张“金字招牌”上竭尽全力,在壮大文化旅游和现代农牧业两大产业上不遗余力,在保障民生和维护稳定两大基础上尽心尽力,为今明两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精准施策,脱贫攻坚成效卓著。全员动员,五级联动,齐心协力抓脱贫。落实“两州一县”脱贫攻坚专项资金28.79 亿元,实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项目204个,受益贫困人口 17.13 万人。落实12659户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和641户脱贫户巩固提高计划,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扶持政策和项目落地,脱贫攻坚精准性实效性显著增强。大力推行农牧村“三变”改革,全州贫困村专业合作社和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3.39万户13.36万贫困人口通过参股获得稳定分红。甘南旅游扶贫减贫模式入围“2018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成效显著,5624名辍学学生全部劝返,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行政村健康专干实现全覆盖,“送医上门”6.82万人次,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2043户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开工建设,D级危房全面消除。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251处,新建村道701公里、硬化村道791公里。建设扶贫车间62个,就近就地吸纳贫困劳动力3070人。选聘生态扶贫护林员、草管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9268人。统筹推进东西扶贫协作和定点帮扶,落实各类帮扶资金3.45 亿元,其中天津落实帮扶资金1.64亿元。77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续贷精准扶贫专项贷款3.82亿元。劳务输转12.54万人次,创收 21.1亿元。全州脱贫2.7万人,退出贫困村166个,贫困发生率由 8.54% 下降到3.87%,合作市退出贫困县,碌曲、玛曲、夏河、迭部、卓尼五县通过州级初审。

(二)突出两大重点,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按照州委“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的战略部署,把全域无垃圾治理作为大文章、先手棋、重头戏,全面推向深入。制定实施《甘南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和《甘南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编制完成合作、夏河、临潭、卓尼、碌曲5县市城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常态化。高标准开展城区重点楼宇特色化改造、主干道节点景观打造、河道沿岸景观建设、沿街建筑群立面亮化、广告牌匾升级改造等城市美化亮化提升工程。积极推行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生活垃圾清洁化、资源化、减量化。深度聚焦城市、乡村、景区、公路、江河、市场、工地、厂矿、学校、医院等“十大领域”,全面延伸环境卫生整治触角,巩固整治成效,“环境革命”纵深推进,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创建取得重大成果。尕秀村被人民网评选为改革开放 40年来全国49个“美丽乡村”样板之一。投资31.3亿元的3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序实施,重点向贫困村倾斜,惠及169个贫困村6151户贫困户。争取省政府新增一般债券资金9亿元,为小康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统领全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方案、一户一措施”规划体系基本建立。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生态体验、特色产业、休闲度假和民俗文化等不同类型村庄,独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生态文明小康村新格局基本形成。统筹推进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文化体育休闲场所、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出台了《甘南州村级公共设施管理办法》。全面推进“六化七改”工程,扎实开展“三治两分离”行动,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

(三)突出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初现端倪。全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大会在我州召开,标志着我州乡村旅游迈上了新台阶。落实25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资金2500万元。建成旅游专业村186个,扶持发展农牧家乐1112户,3.6万农牧民从旅游业中直接受益。乡村旅游新业态快速显现,一大批精品民宿、木屋营地、帐篷酒店建成运营,涌现出以力赛村、博峪村为代表的一批效益好、影响广泛的旅游专业村,尕秀村荣获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奖,庙花山村荣获全省乡村民宿精品奖,泰吾赛雍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成为全省典型。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牧业的供给水平,提升了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程度,转变了农牧民适应市场、融入市场的观念,改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强化了乡村治理能力,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突出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加快推进甘南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建设,积极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等综合治理规划。扎尕那荣获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功能区调整。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兑付奖补资金2.9亿元,划定基本草原3899万亩,禁牧887 万亩,推行草畜平衡2938万亩,核减超载牲畜37万个羊单位。实施退牧还草、沙化草原(黑土滩)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设划区轮牧围栏80万亩,治理改良沙化退化草原76万亩、已垦草原17 万亩,天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96.87%。管护天然林647万亩,保护公益林290万亩,绿化造林17万亩,义务植树237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24.38%。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了40个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合作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3.5%,全州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地下水监测点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强化河湖管理保护。深入推进“绿盾2018”专项行动,整改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19项。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为加快甘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五)突出资源优势,产业效益持续向好。加大牦牛、藏羊、蕨麻猪等八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发放特色产业工程贷款4.49 亿元。生态畜牧业效益提升,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37.01%、49.51%、43.70%,肉类产量7.94万吨、奶类产量8.63万吨。落实项目资金7406万元,实施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草牧业试验试点等产业项目,扶持合作社186个。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2家。建成蔬菜保鲜库11座。落实牦牛藏羊保费补贴政策,当年赔付1.32亿元。种植业结构得到优化,藏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1.92万亩,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2.5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 111.4万亩,建设良种基地3万亩。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推进,绿色长廊、国道213线、百里洮河风情线、白龙江旅游风情线等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打造。投资15.7亿元,在拉卜楞、冶力关、扎尕那、大峪沟、当周草原、阿万仓等景区景点实施了27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改扩建旅游厕所77座、道路观景台4座。成功举办香巴拉艺术节、藏地传奇自行车赛、藏模大赛等一系列节庆赛事活动。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保持双增长,旅游人数1217.2万人次,增长10.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04亿元,增长13.6%。文化产业较快发展,全州文化企业达到390家,文化产业从业人数达到4888人。黄金冶炼、电力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9%。市场商品供销两旺,价格平稳。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新建成155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全州线上销售额达1.6亿元。天津甘南馆正式投入使用。各县市生态产业园建设启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六)突出补齐短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争取中央和省上预算内资金60.3亿元,实施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兰合铁路、西成铁路(经合作)、合作至卓尼高速公路等8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王格尔塘至夏河高速公路全线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迭部至若尔盖等7条重点公路进展顺利,建成农牧村公路1032公里,合作市客运枢纽中心完成主体。引洮(博)济合工程供水厂建成,引水隧洞基本贯通。黄河干流玛曲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132项水利项目和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全部竣工,江河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成效显著。实施道路、桥梁、给排水、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城乡市政建设项目98项,完成投资 10.4亿元。州博物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开工建设。

(七)突出问题导向,改革开放深化提速。持续深化“放管服”和推行“四办”改革,规范行政审批事项235项、公共服务事项181 项,州级行政审批办理要件减少842项,办理环节减少303个。公共资源阳光招标采购平台建成运行,限额以下工程项目招标平均时限缩短至4天以内。国家工商总局设立甘南商标受理窗口。“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参与农牧户15485户,试点村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州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入股分红785 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颁发证书98570 本。林权流转1.15万亩。税收征管改革顺利完成。中国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在我州设立分支机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险保障能力有效提高。积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4.2亿元。甘肃金控甘南融资担保公司成立,受理项目114个,受理资金9.9亿元,为63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增信担保3.52亿元,到位资金3.2亿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44个,合同引资55.5亿元,在建招商引资项目106个,到位资金30.8亿元。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市场主体达到3.86万户,注册资本503.4亿元。

(八)突出以人为本,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新建幼儿园32所,在办幼儿园达到350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51%。“全面改薄”项目加快实施,控辍保学工作顺利完成。州中等职业学校按期开班。15年免费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17%。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分级诊疗稳步推进,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和薄弱学科建设全面完成。新建村卫生室82个。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州内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住院免收押金的“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报全覆盖,异地就医结算顺利推进。“组团式”整体帮扶成效初显,省级医院在各县综合医院挂牌成立分院,天津市10家医院“院包科”帮扶州人民医院。民生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动态调整和精准认定城乡低保1.4万户4.4万人。4.62万户 14.44万城乡困难群众纳入兜底保障范围。投入447万元,慰问困难职工4247人,解困脱困职工3864人。投入54.25亿元,实施省列民生实事10件,州列民生实事10件。治欠保支有力推动,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1249.6万元。棚户区改造20844户,改造农牧村C 级危房3354户。天然气入户达7455户。文体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县市“三馆一站”、乡镇综合文化站、农牧村综合文化中心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拉卜楞寺文物保护、甘加八角城城墙加固维修、磨沟遗址保护等文物修缮保护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新城西街村等10个村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功举办甘南州首届体育运动会。科技培训农牧民5.5万人次,各类创新平台和主体达25个,申请专利164件。

(九)突出依法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旗帜鲜明地开展反分裂斗争,深入推进藏区依法常态化治理,守住了“不出事” 的底线,在多领域开展专项集中整治,筑牢了“甘南防线”。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查破一批涉恶案件,严厉打击一批涉恶人员,净化了社会环境。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扎实推进缉枪治爆、矛盾纠纷调处、信访积案化解、“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等重点工作,舟曲县禁种铲毒实现“摘帽”。“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整治成效显著。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逐步规范,道路交通、农机、工矿商贸、消防、建筑等领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成功处置了舟曲江顶崖特大滑坡和迭部舟曲暴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十)突出改进作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环境建设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动,着力整治履行职责不担当、为民服务不作为、推动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机关效能取得新进步。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力推进中央和省州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认真贯彻州委决策部署,依法向州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加强与州政协联系,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175件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218 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理答复完毕。修订完善州政府工作规则,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严格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强化廉洁政府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州委相关规定,精简会议文件,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大幅压减。强化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623项。

一年来,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落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提升,迭部县、碌曲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示范单位。宗教事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僧尼生活和宗教场所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甘南州志(1991—2010)》顺利通过省编纂委员会终审,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圆满完成,民兵建设、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取得积极成果,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红十字等事业健康发展,质量标准、金融保险、人民防空、农机推广、外事侨务、藏语言文字、公积金、统计、边界、气象、地震等工作卓有成效。

各位代表,回顾2018年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政府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依然很多。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受内外环境影响,全州经济总体止滑企稳,但部分经济指标波动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受投资信心、市场预期和生态承载能力等因素制约,项目开工不足、投资增量偏小、增幅收窄,融资难的问题还没破解。二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州还有2.15万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集中分布在自然条件最苦,社会发育程度最低,基础设施条件最差,自我发展能力最弱,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高山半山区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三是生态保护治理难度较大,局部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部分县市生态恢复治理较慢,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不到位,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超标等问题依然存在。四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层次低,传统经济总量小,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培育不足,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龙头企业不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五是城乡基础设施欠账大,投融资机制不灵活,交通网络和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给排水、供气、集中供热、园林绿化、垃圾雨污排涝处理、公共交通、停车场和便民设施建设滞后。六是应急处置、防震减灾、创业就业、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同时,从政府自身工作看,“放管服”改革落实与群众的要求期盼还有差距,营商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个别部门单位落实省政府“十不准”要求有差距, 主动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高,在一些方面群众办事还不方便;少数干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强,抓工作的办法不多,抓落实的力度不大,工作能力和水平还不能适应新时代新发展新任务的要求。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勇于面对。对症施策,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2018年,面对多年来少有的复杂严峻经济形势, 州委超前把脉部署,州人大全程依法监督,州政协广泛民主监督,我们直面困难挑战,认真分析研判,综合施策,保持了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维护了社会大局的持续和谐稳定。这些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引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关心关怀的结果,是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天津市等省内外帮扶单位倾力帮扶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给予甘南无私援助的天津市等省内外帮扶单位,向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州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帮扶队员、干部群众以及所有的劳动者、工作者、建设者、守护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9 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决战脱贫攻坚、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为伟大变革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极大地鼓舞了各族人民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扶持政策逐步落实,国务院《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省委省政府筹集专项资金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利好政策,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实现绿色崛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奋力谱写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五坚持”“六稳”大政方针和政策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建设“五大生态”,突出脱贫攻坚和生态环境保护底线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力抓好生态产业,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建设幸福美丽新甘南。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确保2%以上,力争两位数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牧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上下达的控制目标。

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集中资金、集中资源、集中精力合力攻坚,年内减少贫困人口1.77万人,确保碌曲、玛曲、夏河、迭部、卓尼5县通过国家省上考核验收,力争临潭、舟曲两县脱贫“摘帽”,全州提前一年实现整体脱贫。

深入挖掘政策潜力。准确把握扶贫政策,积极发挥政策动能,对准政策着力点和突破口,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困难短板、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问题,落实对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脱贫基础不稳固群体的支持政策,最大限度地把利好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和投资。

精准落实一户一策。紧盯漏评、错退等问题,继续完善到户到人帮扶措施,根据农牧户意愿和情况变化,对增收项目和其他帮扶政策、措施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帮扶措施向“两不愁、三保障”聚焦,产业扶持、安全饮水、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培训、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项目落实落地。切实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的政策知晓度和满意度。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减贫不减力度,以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基数,在脱贫攻坚期内,脱贫退出人口和摘帽退出县继续享受精准扶贫政策,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全力推进产业脱贫。持续开展牛、羊、果、蔬、药等八大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三年行动,统筹良种、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关键要素,完善加工营销、冷链物流、技术指导、品牌打造、风险防控等支撑体系,加强市场指导,强化订单种养、产销对接,防范各种风险,让贫困户放心种、放心养、放心发展。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17个,完成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任务。大力发展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产业新业态。

加快“扶贫车间”建设。制定扶持发展“扶贫车间”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方案,将稳定运行、带动能力强的“扶贫车间”纳入奖补范围。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网络电商、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优先提供扶贫创业信贷支持。按照州委部署,在临潭冶力关建设高标准的大扶贫车间,对全州贫困群众开展大规模、全覆盖的实用性培训,以旅游技能培训为主,多元培训齐抓,形成大培训产业,全力打造领先藏区叫响全省的扶贫培训基地,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技能水平和劳动素质,从根本上破解农牧村发展“造血”功能不足的瓶颈,为稳定脱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牢坚实基础。今年全州“扶贫车间”力争突破 100家以上。

推进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合作社融资贷款、保险保障、税费支持、用电用地等方面的政策,用足用好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各类扶贫整合资金等扶持资金,支持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种养基地、仓储物流设施,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产品包装、电子商务等,从产、加、销、服务各环节引导扶持和规范提升合作社。已建成的合作社,要依法规范组织形式,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合理处理内外部利益关系,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行水平。探索创新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在乡镇一级建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50个,在县一级建立专业合作社联合总社8个,着力做强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和经营体系,做大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全面提高其融资能力、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动态管理。强化扶贫资金常态化监管,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持续加大资金支持,新增财力、结余结转统筹盘活资金和整合的涉农资金优先用于脱贫攻坚。拓展天津对口援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合作领域,完善互动机制,深化交流合作。探索完善群众参与共建机制,增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健全专项治理机制,坚决整治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

(二)坚持统筹融合,聚焦总体要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制定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牧村。

持续开展环境革命。严格落实《甘南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三年行动方案》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行路长制、街长制等网格化管理,坚持“全时段、全方位、全天候”保洁制度。全面推开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碌曲、舟曲县城二期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夏河县城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项目,建设333个村级垃圾处理点,健全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加大农牧村面源污染治理,提高畜禽粪便、秸秆利用率和农膜回收率。积极探索市场主体进入城乡污水垃圾收处、环境清洁领域的卫生保洁新模式。

加快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继续建设3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将80%的贫困村纳入建设范围。坚持建设标准不降低,建设内容不缺项,推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提档升级。多方筹措资金,整合藏区专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券及涉农资金保障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调动群众自我投入的积极性,在户内“七改”项目实施中投资投劳。健全完善“激励、培训、问责、督查、互评互查、宣传”等机制,着力解决责任不清、工作不实、落实不力、验收不严等突出问题。全面落实村级公共设施管理办法,加强现有设施后续维护管理。

兴旺乡村产业。启动实施乡村旅游“个十百千万工程”,全力推进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创建,聚力打造尕秀、庙花山、博峪、土桥子等10个在全国有影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着力建设100个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旅游专业村,努力建成1000个在全国有影响力、具备旅游功能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大力扶持发展10000个星级藏家乐、农家乐、林家乐。围绕创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以八大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以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创新产业业态为主线,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着力开发特色农畜产品。推进农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扩大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规模。

提升乡风文明。全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将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广泛开展农牧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继承和创新乡土民俗、民间艺术、民族文化等优秀文明基因,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文化遗产,不断丰富表现形式、赋予时代内涵。全面启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乡村文明行动,破除封建迷信、高价彩礼、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

加强乡村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注重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引领作用,广泛树立乡村先进模范,健全乡规民约,实现乡村善治。依法打击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盗拐骗等各类侵害农牧民群众权益的涉农、坑农违法犯罪活动,建设平安乡村。

坚持共建共享。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优化农牧村道路、饮水、通讯等公共设施布局,促进社保、卫生、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普惠化、共享化,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三)坚持保护优先,坚守生态红线,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准确把握甘南在全国全省生态安全大局中的特殊地位,积极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崛起。

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和森林、草原、湿地、水域恢复治理项目,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最大限度地释放生态红利。加大沙化(黑土滩)综合治理项目和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治理沙化和重度退化草原55.5万亩,治理流动沙丘0.5万亩,治理重度沙化地1.2万亩。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开展义务植树,做好城镇面山、重点景区、河道两岸、公路沿线等区域造林绿化,完成植树造林10万亩,管护好647万亩天然林和290万亩公益林。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区功能调整,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矿山、电站和公路建设项目生态恢复治理。继续推进冶力关、扎尕那、大峪沟、则岔、白石崖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建设。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甘南州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持续开展工业企业污染、燃煤小锅炉、散煤清洁化治理,继续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抑尘措施,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冬季清洁取暖,逐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落实河长湖长责任制,加强“一江三河”重点流域水体保护,加快实施大夏河、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积极争取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进入国家水污染防治项目库。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完成县级城区水源地清理整治,加快合作、夏河等5县市城区备用水源地建设。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强化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做好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完成舟曲九原梁、合作答浪沟、夏河桑科3个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围绕中央、省、州三级环保督察和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按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任务。加大“大棚房”专项整治力度,着力推进西秦岭区域我州临潭、卓尼、迭部、舟曲等县占用农田整治工作,严守耕地红线。开展“绿盾2019” 自然保护区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配合,重点解决公路建设植被恢复不及时、河道无序采砂、滥挖山体取石、非法排污、生态流量下泄不足等问题,重拳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四)坚持多极突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区域经济。抢抓省委省政府构建生态产业体系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和全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培育具有资源潜力和对比优势的生态产业。

推动生态农牧产业。支持华羚、燎原、安多、雪顿、百草等龙头企业,扩大对特色产业合作社的覆盖面,采取“企业+合作社+农牧户+金融+保险”的模式,打造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产业链。制定《甘南州牦牛藏羊发展保护条例》和《甘南州牦牛藏羊发展规划》,继续抓好牦牛、藏羊、犏牛繁育育肥、犏雌牛产业带建设,建设养殖场(小区)34个。加快牲畜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提高畜产品特色化水平,为精深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完善“农牧+”产销对接机制,推动农畜产品进城市、进企业、进商场。探索推进产品商品化、商标品牌化,拓展内地市场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利益分割,优化价格构成,完善从增产到增收的价值链。依托“中国牦牛乳都”品牌,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建设力度,新申报“三品一标” 农畜产品15个。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推广应用, 提高优质牧草、杂交油菜、优质青稞产量,提升种植业质量效益。规范农药化肥使用,净化农业用地,守护绿色品牌。

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一批洮砚、唐卡、藏族服饰等特色文化产品,实施好洮砚产业集群、拉卜楞唐卡小镇等14个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数字文化”“影视文化”,扶持壮大咚咚藏音、白噶尔文化等7个文化骨干企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持续打造213国道草原湿地旅游风情线等6条精品旅游线路。理顺大景区管委会和旅游开发公司工作机制,完善游客服务中心、自驾车营地、公共休息、购物场所、观景台、游步道、标示标牌等基础设施,全力推进冶力关、拉卜楞、扎尕那大景区建设步伐。持续推进当周神山、达尔宗湖、“三玛”湿地、东明山、谢谢寺、大峡沟、尕秀等20个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办好九色甘南香巴拉等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综合效益,游客人数、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3%、10%左右。

优化中藏药产业。以临潭、卓尼、舟曲、迭部等药材种植大县为依托,推进唐古特大黄、当归、柴胡、黄芪、党参等地道药材种苗培育和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争取更多的地产药材进入国家中药标准物质库。支持西正开、百草科技、卡加曼藏药、首曲药源等中藏药加工企业研发新特药品,扩大市场份额。积极扶持华羚、高原生物、佛阁藏药等企业推进生物工程技术和装备创新,促进生物医药领域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发展,创造市场需求和销售热点,打出“甘南品牌”。

发展通道物流产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南向通道和“一中心四枢纽五节点”现代物流产业布局,筹建以合作市为中心的安多藏区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兴羚、岗坚龙珠等州域内一级物流园区、县市二级物流园区和“铁公机”联运仓储及城市货物配送体系,形成环合作1小时商贸物流产业聚集带和农产品物流配送圈。建立以舟曲丁字河口物流园为核心的“陇东南舟曲—迭部商贸物流经济产业带”。与四川阿坝州协商构建跨界现代物流园区。

推进现代服务产业。继续支持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引导行业主体更新产品、提升质量、优化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质量方向转变。大力发展信息中介、电子商务、社会养老、物业管理、金融保险、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供给能力和水平,推动服务业更快向智力化和科技化转型。鼓励扩大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五)坚持项目带动,夯实发展基础,全力改善城乡条件。把强投资、快推进、保质量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旋律,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稳住经济发展基本面。

科学谋划项目。准确把握国务院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政策措施和投资导向,围绕脱贫攻坚、基础建设、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生态治理等重点领域,论证储备一批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的大项目,全力争取更多项目进入省级重点项目计划。加大项目前期投入,扎实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审批、环评等前置性工作,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

推进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兰合、西成铁路和S326卓碌二级公路,积极推进S10卓尼至合作高速公路PPP合作进程,加快S38王格尔塘至夏河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全力推进玛曲至久治、康乐至卓尼、江果河至迭部、峰迭至代古寺4条二级公路和迭部至若尔盖、舟曲至永和、那吾至扎油、河曲马场至采日玛4条三级公路建设。争取舟曲憨班至宕昌南河二级公路立项。加快冶力关大景区交通基础设施二期工程、扎尕那景区公路和木耳至大峪沟、水地至拉尕山景区连接公路,确保旅游旺季建成通车。新改建农牧村公路30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畅返不畅”路段整治工程,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合作市综合客运枢纽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营。开工建设玛曲通用机场,加快迭部、临潭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引洮济合工程竣工试水,玛曲县城引水工程投入使用。实施一批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治理、山洪灾害治理项目,加快推进玛曲县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继续实施好农牧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实施引水、供水、综合管网等40项城乡市政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天然气入户进程。改造棚户区4162户,集中力量改造迭部、舟曲等县黑旧房。实现行政村和景区景点4G网络全覆盖。加大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完成“一县市一产业园区”阶段性建设任务。

加强项目管理。全面落实项目建设“六个清单”,大力推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和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并联审批机制,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前期手续办理时限。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采取建设总承包模式,减少项目推进各环节搭接时间,提升整体建设进度。规范使用公共资源交易阳光招标采购平台,国家限额以下工程采购项目全部通过平台招标采购。

完善保障机制。压实领导包抓责任,完善清单管理、过程管控、分级调度工作机制,加强土地征用、环境评估、配套建设等全过程保障服务。围绕“签约抓开工、开工抓推进、在建抓竣工、竣工抓投产”四个核心环节,明确目标考核、压力传导、奖惩兑现等项目量化指标,形成可检测、可追溯、可惩戒的闭环式责任体系,倒逼项目落地建设。加强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拨付,坚决杜绝资金滞留挪用。强化资金审计和廉政风险防控。依法治理项目周边治安环境,严厉打击影响阻碍项目建设的违法行为。

(六)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有效激发活力动力。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坚定改革意志,增强改革信心,继续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依法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该接的接住接好、该放的放开放活、该管的管严管准、该办的办细办实。下大气力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逐步取消分中心和部门自设办事大厅,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实行“一门一网”办理,有效化解群众和企业办事堵点问题,在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的基础上,向扁平式服务发展。加快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甘南等信息化项目,实现各领域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优化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3D网上政务大厅等便民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便捷高效办理。

全面推开“三变”改革。总结试点经验、理清改革思路,全面推开“三变”改革。坚持县市主导、政策底线、循序渐进、统筹兼顾、问题导向五个基本原则,按照摸资产、选产业、引企业、带农户、确对象、定资金、商股比、签合同、推项目、抓验收等“十个步骤”,明确产业主攻方向,合理增资配股,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产权交易流转,扩大特色产业保险,防范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社会风险,全面盘活农牧村沉睡的资金资源资产,增加群众财产性收益。

稳步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建立健全严格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落实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深化“互联网+税收”改革,拓宽纳税服务领域、服务层级,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稳步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完善风险担保补偿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保险市场,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和品种。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加大对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

扎实做好其他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集体林权、户籍制度、食品药品、公立医院等改革。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快速退出机制。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加快推进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等制度,实现“一个平台管信用”。

继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与对口帮扶地区及帮扶单位的友好交流与战略合作,扎实推进一揽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跟进对接。继续引进战略合作者和优质资本、资源,参与优势资源开发,提高经济外向度,提升开放开发水平。坚持招大引强、选商选资,借助津洽会、兰洽会等节会平台,开展精准招商。依托友好城市和驻外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委托招商,促进天士力、蒙草、天津食品集团在甘南投产。力争当年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55个以上,合同引资50亿元以上。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坚决贯彻“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让民营经济焕发更大活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国家出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地,各行业尽快出台特殊扶持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用地、物流、用能成本。鼓励金融机构使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拓展民营资本投资领域,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禁设置排斥性条款或设定附加条件变相设置门槛,吸引民营资本投资运营公路、城镇供水、供暖、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鼓励民营企业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投资兴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成立促进地标产品产业发展和民营企业建设用地协调机构,继续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州县市政府每年确定2—3户民营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七)坚持惠民利民,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努力让全州人民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增加就业数量,提升就业质量,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城乡富余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通过基层服务项目、“三支一扶”、公务员招录、州外企事业单位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各种渠道,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加强农牧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加大东西部劳务协作,全州输转劳动力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0亿元以上。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对就业困难人员、复转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各类群体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加大就业扶持资金争取力度,加快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创业就业。下决心制定和落实一整套引进、留住、用好人才的特惠政策,在住房、奖励、待遇等方面建立配套制度,多方式、多渠道、多方面引进特需人才,多手段、多措施、多途径培养本土人才。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资2.27亿元,实施好教育脱贫项目, 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发展学前教育,继续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确保碌曲、临潭两县通过国家验收。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全部接受教育。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扩大中职教育规模。改善教师待遇,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筑牢教育发展基础。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水平。

加快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做好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分级诊疗,努力解决乡镇卫生院人员、设备发挥作用不充分的问题。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扎实做好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推广普及中藏医适宜技术,实现中藏医药院内制剂纳入医保全额报销。持续加强妇幼保健、地方病防治、爱国卫生运动、医养结合等领域工作力度,推进“健康甘南”建设。

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险全覆盖。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和城乡一体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加强救灾救济和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残疾人、农牧村留守妇女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基本生活。坚持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全力推进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着力完善养老制度体系,发展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丰富养老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全面完成省列、州列民生实事项目。

推进科技文体事业。鼓励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创业,实施“三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 提高专利申请数量质量,专利申请增长10%,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申报甘南州省级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进“三馆一站” 数字化建设。加快州博物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建设进度,推进馆藏陈展大纲编制工作。开机拍摄藏族历史传奇电影《唐东杰布》。进一步加大临潭磨沟遗址保护力度。加强红色遗址、文物修缮、非遗保护等工作。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出版发行《甘南州志(1991—2010)》。高质量举办“甘南讲堂”。支持文学创作,鼓励群众文艺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八)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社会治理,全力维护和谐稳定。“不出事”为底线,以“平安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社会治理格局。

提升治理水平。坚定不移反分裂反自焚,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全州和谐稳定。坚持“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目标不动摇,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纪公检法司协调联动,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集中整治,以“零容忍”态度深挖彻查严打各种黑恶势力。加大基层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建设力度,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网格化、科学化水平。继续开展“七五”普法,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加强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推进信访问题依法及时就地解决。开展“无欠薪”城市创建活动,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扎实开展打击“食药农环烟”等民生领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农资环境烟草安全。坚持“十管十防”,深入推进“网格化+十户联防”、缉枪治爆、禁种铲毒、“一标三实”信息采集、草山牧场确权矛盾纠纷调处等基础性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筑牢安全底线。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安、源头防范、系统治理和执法监管力度,全面排查整改隐患,加强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网络监管,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专项行动。加强应急处置管理能力建设,有效提升全州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事故处置能力。

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持续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加强对宗教场所、活动、人员的依法管理、民主管理,提高宗教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宗教领域“三学一做”和“四进”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完成2019年各项目标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提高政治站位,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确保政府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全面提升政府系统党建水平,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贯彻落实省州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执行力、公信力。

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建设规范化。坚持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始终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依法向州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州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

强化责任担当,推进作风建设长效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着力提高干部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规范督查考核工作,加大行政督查、专项督办和审计工作力度,健全重点工作清单制度和责任分解机制,以钉钉子精神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条措施都落到实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察实情、体民忧、解难题,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有效性。严格落实“十不准”规定,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

加快职能转变,推进效能建设标准化。准确把握机构改革的正确方向,3月底前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把深化效能建设与整合政府行政资源、规范职能配置结合起来,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建立职能清晰、管理健全、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奖惩分明的制度体系。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简化层级、精简流程,建设更加务实、高效的政府机关。

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廉政建设制度化。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做好巡视发现问题的整改。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加大对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制约。扎紧扎牢制度笼子,坚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即将来临之际,国家文化旅游部和省委、省政府将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暨第九届敦煌行 •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交由我州承办,这是对我州的高度信任和极大支持,也是甘南各族儿女向伟大祖国的隆重献礼,更是推动全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得机遇。我们将举全州之力精心筹备,成立专门班子,高端高位策划,超常运作、挂图作战,尽快拿出方案,抓紧启动实施,细化分解任务,形成责任清单,统筹推进策划、设计、选址等各项工作,按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会展中心等设施建设。全面改造提升当周沟主会场、周边各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农牧家乐的承载功能、接待条件和服务环境,严格标准抓质量、争分夺秒抢进度,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确保将这一国家级节会办成具有国际水准、草原风情、藏区特色、体现甘南精神的文化旅游盛会。

各位代表,脱贫攻坚重任在肩,全面小康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实现全州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相关文档 

  

Copyright© 2019 GNZRM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地址:甘肃省合作市人民街96号    投稿邮箱:tougao@gnzrmzf.gov.cn   ICP备案号:陇ICP备14000511号-3   甘公网安备:62300102000081号  网站标识码:6230000007

网络谣言举报电话:(0941)8218089   举报网站:http://www.gsjubao.cn/     举报邮箱:xs8218089@163.com   技术维护单位: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