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高级搜索 无障碍辅助工具
专题专栏

美丽乡村的幸福生活

发布日期:2020-12-16 09:03:44 文章来源:甘南日报 作者: 访问量:

——合作市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掠影


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先手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让农牧村绽新颜的背后,是“十三五”期间,合作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维护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平台。

近年来,合作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细化工作内容、强化工作措施,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与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工作紧密结合,大力开展户内“七改”、“人畜分离”、农牧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牧村繁荣稳定、农牧民持续增收。

特别是坚木克尔街道下加拉村成为全州首个天然气进村入户的村庄,全村49户村民彻底告别了用牛粪烧水做饭的历史,连土炕也用上了电暖加热,实现了取暖、生活向城市化便捷的转变。

“以前没有天然气的时候,做饭烧牛粪、烧柴不太干净,也很麻烦。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做饭都有天然气了,卫生间也通了水,村子里又宽敞又干净,这都是因为党的好政策。”坚木克尔街道下加拉村72岁的村民何四辈说。

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下加拉村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同时也激发了群众依靠绿色产业增收的意识。

2019年,合作市首家规模最大、种类最多、养殖技术最先进的日光智能花卉超市在下加拉村建成。日光智能花卉超市采用了“专业合作社+个体承包”的联合经营模式,与11户建档立卡户共同经营分红,为下加拉村提供25个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群众有效增收。

“以前我们都去外面打工,家也顾不上,老人小孩都没办法照顾,现在我在村子里的花卉超市打工,学着养花,也不辛苦。在家门口打工,家也能照顾、钱也能挣上,日子越来越好了,我很满足。”村民万玛草高兴地说。

和下加拉村一样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在合作市还有很多。

“十三五”期间,合作市严格按照“文化品位、因村施策、一村一品、富有特色”的原则,共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121个,总投资7.63亿元,涉及农牧民2682户21082人。

沿着新修的公路,走进那吾镇拉咱村,放眼望去,干净整洁的村道,整齐的围墙,崭新的文化广场……一位村民笑呵呵地说:“别看我们村不大,但生活环境很好,出门都是景,周末好多城里人还专门开车过来休闲、拍照、吃饭,很热闹,现在我们跟城里没什么两样!”

拉咱村也是合作市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一处生动写照。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既要创新模式,又要突出特色。“村里的建筑融入本土元素,又吸纳了特色建筑风格,打造出独具魅力的农牧村风光,弘扬乡村生态文化,避免了‘千村一面’”。绍玛村专职书记王作鑫说道。

合作市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牧村综合建设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产业培育、生态环境保护与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完善与社会保障提升、基层组织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农牧村新型发展模式,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载体和农牧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实践。

环境改善了,村庄美丽了,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奔小康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

“我发现,这两年随着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设,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衣着整齐干净了,发家致富的劲儿也足了。不论到哪个村庄,看到的都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那吾镇干部唐卓玛说。

回眸“十三五”,越来越多的农牧村开启了“美颜模式”,美丽宜居正在成为合作市农牧村的新风貌,一幅“点”有特色、“线”有美景的生态文明小康村画卷已泼墨成型。(记者 尕藏嘉 通讯员 卓玛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