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高级搜索 网站无障碍 进入适老模式
甘南新闻

卓尼:黑木耳产业绘就富民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09-15 07:59:07 文章来源: 作者: 访问量:

近年来,卓尼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将黑木耳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引擎”,通过“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双轮驱动,构建起“菌种研发-菌棒生产-种植加工-品牌销售”全产业链,让小木耳真正成为带动5960户农牧户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的“金疙瘩”,走出了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产业富民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立足“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定位,将黑木耳纳入“五个万亩”产业培育行动,构建起“牛羊菜药菌+青稞”产业体系。截至2024年,全县已建成标准化大棚2000余座,年产1500万棒和500万棒菌棒生产线各1条,培育龙头企业6家、合作社35家,打造种植基地25处,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黑木耳种植面积达9000亩,年产量2800吨,产值2.08亿元,开发出“即食木耳”“木耳肽液”“木耳罐头”等精深加工产品,实现了从“散种散收”到“链式发展”的跨越,让产业规模与效益实现“双跃升”。

创新推行“政府+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出台《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五个万亩”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累计投入项目资金超2亿元,形成从菌种研发到市场销售的全链条政策保障。同时,通过“千人千万”培训计划,培训本地“土专家”1000余人,实现“技术沉下去、产量提上来”,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收益分红等方式,让农户深度嵌入产业链。截至目前,1022家新型经营主体与1.5万户农牧户建立利益联结,黑木耳产业带动5960农户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季节性务工者人均收入超5000元,实现“一根菌棒带活一方经济”。

依托大峪沟4A级景区,积极打造“木耳小镇”,推出“赏木耳景、品木耳宴、体木耳情”等农旅融合项目。构建起了覆盖全国的电商销售网络,“卓小尼”等品牌产品走进北上广深等城市商超,并在兰州设立农特产品直营店,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产销无缝对接”的市场格局,实现了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的华丽蝶变。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政府+科研+企业+农户’四方联动,推动黑木耳产业与文旅、康养等业态深度融合,让‘卓尼木耳’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区域品牌。”卓尼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扩大“五个万亩”产业规模,让更多农牧民在产业链增值中共享发展成果,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