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卓尼县以第三轮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原则,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以铁心、铁面、铁腕狠抓整改落实,强力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高规格组织领导,凝聚整改合力。针对第三轮中央、省级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典型案例问题整改多次专题研究,作出批示要求,主持召开整改推进、安排部署、措施清单审定等会议,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靠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整改政治责任。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全面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职责,对整改进展情况多次进行督导调研,提出意见建议。县纪委监委对全县整改进展情况开展督导调研,倒逼整改责任落实,确保整改任务见行见效。整改任务承办单位成立了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的整改工作专班,形成了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总、分管负责同志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部门联动的整改落实工作机制。制定县级领导包抓存量问题分工方案,并设立工作督查组。通过分领域、分行业召开问题研判专题会,针对不同问题分类施策,明确县级领导牵头责任、工作专班推进责任、部门乡镇具体责任,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高标准狠抓落实,确保整改实效。建立了例会商讨和旬报制度,按周调度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每月向州整改办公室报送整改进展情况,督促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对整改进度不符合要求的问题,通过督办通知、警示函等方式加以督促。各有关部门也成立了工作专班,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立整立改;对需要分阶段推进的,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取得阶段性成果;对需要长期整治的,保证整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县环委会办公室创新工作推动机制,改进督查督办方式,既督促提升思想认识,又督查工作落实,既督导企业,又对各部门、各乡镇进行督政,确保各项制度落实落细。对突出环境问题多发频发的区域和领域,严肃问责“关键少数”。对反馈意见和举报件查办情况,逐条逐项进行现场督导核查,严格检查验收整改进展情况,督促各部门切实解决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感觉到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的成效。截至目前,第三轮中央、省级环保督察组反馈卓尼县的31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1项,其余20项正在有序推进,总体达到整改时序进度,交办卓尼的6件群众举报件均已办结。
高质量自查整治,构建长效机制。在整改过程中,卓尼县坚持“举一反三”,将督察整改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度融合。按照乡镇、行业部门 “双线排查、边查边改”原则,围绕整改到位问题“回头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扬尘、黑臭水体等问题,开展 “拉网式、地毯式” 排查整治。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同步推进排查与整改工作,建立全程监管、跟进推动、办结销号工作机制,实行两天一汇总、每周一调度,精准识别风险隐患,确保问题整改彻底,推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累计排查整治环境隐患点位31处,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起,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县委、县政府要求各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确保交办问题全面整改到位。认真梳理分析群众反复投诉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排查,以点带面,切实解决行业性、区域性、复合性和累积性的共性环境问题,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整改方式。
下一步,卓尼县将以高度政治自觉,坚决扛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的政治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草原保护成效巩固、农业面源污染及矿山修复治理等重点整改任务,采取预警、通报、约谈等刚性举措,组织开展“回头看”监督检查,攻坚克难,深度推进问题整改,严格执行验收销号程序,实行问题整改闭环管理,确保问题整改一个、销号一个、达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