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寒意浓,五中全会谱新篇;国泰民安发展好,制度优势显水平;科学谋划“十四五”,统筹全局抓落实;党的领导是根本,全国上下一条心;藏区座谈定基调,奋进前行正当时……
冬日的玛曲草原上,草原流动党校和草原马背宣传队形成了两条耀眼的红流,活跃在牧场里、溪水边、山野间、牧户中、帐圈旁、广场上,他们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为群众讲述党的故事、传递党的声音、分享感人事迹,在首曲高原唱响“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主旋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以来,县委组织部门先行一步,学深一层,主动把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设置课程,配强宣讲力量,充分发挥草原流动党校和草原马背宣传队机动便捷作用,流动宣讲、送学上门,在各乡镇(场)牧村开展了政策理论大宣讲活动,提升了乡镇(场)干部、村组干部、牧民党员政策理论素养和服务群众能力,营造了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浓厚氛围,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省委涉藏工作会议精神在玛曲草原开花结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县委组织部精心设置了10个栏目的课题,从草原流动党校和草原马背宣传队抽调了20余名“双语”骨干讲师,分两组下沉基层开展宣讲。
11月9日,天微微亮,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的宣讲队伍驱车前往阿万仓,驶达目的地时已有不少群众席地而坐,等待宣讲队的到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政策?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的主要政策有哪些?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省委涉藏工作会议精神指引我们该怎么发展?中央要怎样振兴乡村?村“两委”班子该怎么选?村民们该如何致富?……
一堂堂关乎民生的宣讲就这样开始了,“老师”讲得专业,村民听得专注,宣讲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一场场深入透彻、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的宣讲,一次次鲜活生动、解惑又解渴的互动交流,让党的惠民政策滋润心田、温暖人心。
牧民索南才让说,自己的牧场离镇政府较远,为了听宣讲,早上6点多就骑着摩托车出发了。这几年,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家乡也换上了新颜新貌,自己也过上了好日子。草原流动党校把党的声音用藏语带来牧区,大家不仅能听得懂,还能听得明白,今天来还有很多问题要资询“老师”呢。
依托“党建+网格”体系,把党的声音传递给最远一户人家。针对牧民群众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网络信号覆盖不强的实际,为了在宣讲路上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各乡镇(场)依托“党建+网格”体系,组建草原马背宣传队,动员网格长、网格员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的宣讲要求,突出“流动”特点,带上宣传手册,深入牧户帐圈,走向普通党员、牧民群众,面对面交流、面对面讲授,为广大牧村党员群众打造“家门口”的学习阵地。
平日的草原马背宣传队队员大多是男的,今年又多出了一股新生力量——巾帼队员。她们骑着马穿梭在草原上,风景格外靓丽。益西卓玛是今年刚毕业的返乡大学生,自疫情爆发以来被困家中不能入学,她志愿担任起了小组网格疫情防控宣传员,这次她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再次加入到了草原马背宣传队。她说:“家乡虽然换了新貌,但人们的思想观念依然落后,汉语水平不高,网络覆盖也不好,牧民群众很难及时准确地获得党的新理论新政策。草原马背宣传队的出现,能及时把党的声音传达到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让牧民群众在享受党的政策上不掉队。”
宣讲结束后,特布考、义西、卓玛加布、才更、四德、道尔彭、才加布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和老村干谈起了近几年家乡的变化。大家纷纷表示:“党和国家关心少数民族地方群众生活,我们从游牧实现了定居,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享受了许多好政策。贫困村、贫困户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次宣讲中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国家社会体系保障会更加健全,卫生系统会更加完善,听说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家为了老百姓出台了这么多的好政策,我们要改变等靠要的思想陋习,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团结带领牧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玛曲的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记者 杨平 通讯员 费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