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高级搜索 网站无障碍 进入适老模式
甘南新闻

甘南:林区党建“点绿生金”

发布日期:2025-11-10 08:07:11 文章来源: 作者: 访问量:

素有“藏乡小江南”美誉的舟曲县,四季皆景,春有山花烂漫,夏有绿树成荫,秋见层林尽染,冬现琼枝霜叶。优越的生态禀赋不仅造就了这片土地的高颜值,更催生了林下经济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生态鸡“啄”开致富门

走进城关镇沙川村,成群的生态鸡在林地间踱步觅食,此起彼伏的鸡鸣声不绝于耳,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向林地要效益、向生态谋发展,是我们村产业转型的关键。”沙川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薛红光介绍,合作社自2020年成立以来,专注从岭藏鸡、黑瑶鸡等品种养殖及土鸡蛋销售,走出了一条林下养鸡的致富新路。

近年来,沙川村党支部立足资源禀赋,通过技术帮扶与政策引导,鼓励农户发展林下生态养殖。目前,该合作社依托村集体林地资源,建成林下散养基地30亩,养殖生态鸡1.2万只,年产优质土鸡蛋20万枚,带动20户脱贫户稳定增收。

2024年,薛红光女儿薛条芳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借助短视频平台展示养殖日常,吸引大量关注,线上销售额达26万元。线下与兰州、白银等地餐饮企业建立稳定合作,2025年线下销售额累计突破120万元。“我们计划向周边农户免费发放鸡苗,按协议价回收,预计年出栏从岭藏鸡两万只。”薛条芳信心满满。

小蜜蜂“酿”出大产业

沿着簪花之路前往舟曲县南部的博峪镇,峰峦叠翠,花期错落,为养殖中华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当纹党花盛开,蜜蜂便能酿出当地特有的纹党花蜜。

在欧卧诺村的中华蜂养殖基地,返乡创业大学生薛成花正在查看新引进的智慧蜂箱。“连上手机App就能管理蜂群,实时监测蜂箱状况。”她介绍道。2017年,薛成花回到家乡,带领村民养殖中华蜂,成立合作社,发展起这项“甜蜜事业”。

“我们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农户免费投放蜂群并提供技术指导,再对原蜜进行统一加工和销售。”薛成花说,这一模式有效带动了群众养蜂的积极性。目前,她的公司在全县拥有15个养殖基地,养殖中华蜂3600余箱,带动了15个合作社、700余户农户增收,自2018年至今累计分红已达135万元。

在薛成花的带领下,欧卧诺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依靠养蜂走上致富路。村民薛关代说:“我今年养了200多箱中华蜂,预计能收2000斤蜂蜜。如今在家门口养蜂,收入比以前外出打工高多了,还能学到技术。”

中药材“拓”宽振兴路

在甘南中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智能化设备有序运转,中药材经过精深加工,“变身”为党参黄芪茶、藏地高山党参浓缩原液等高附加值产品。

“我们与农户、合作社紧密合作,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并持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公司负责人金小平表示。

舟曲县积极推行“党组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企业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并保底回收,合作社负责组织协调,形成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县已引进7个符合国家GMP标准的中藏药材加工车间,联动3500余家药材生产基地,年加工饮片3000吨。2024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2万亩,全产业链产值6.15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7.05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