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7名来自自然资源部、国内知名高校及省内行业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省级验收工作组与专家组,对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全面审验。历经4天的资料核验、实地勘察与专家研讨,工作组及专家组一致认定,甘南州“山水工程”总体目标与绩效目标完成良好,项目实施合法合规,适应性管理及管护监测措施落实到位,绩效评价为优秀等次。
据悉,该项目是全国“十四五”规划期间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规划总投资50.05亿元,划分为“一干两支”12个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实施25个子项目,涵盖草原、林地、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矿山生态修复,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评价系统建设七大重点内容。项目于2021年5月启动,覆盖甘南州黄河流域合作市、夏河县等6县市,计划修复面积13.99万公顷。项目获批后,省级三部门迅速成立推进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于省自然资源厅,统筹指导实施。4年间,领导小组十余次邀请专家精准指导破解难题,组织三级管理人员赴兄弟省份取经,为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甘南州自然资源局局长蒋爱民介绍,项目累计完成修复面积16.85万公顷,较计划超出2.86万公顷。实施后,中度以上退化草原占比从41.7%降至21%,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提升至17.81%、97.14%,沙化土地及沙化草原面积减少20.37万亩,新增湿地动植物86种,黄河出境流量较入境流量平均增加2.28倍。
甘南州政府副秘书长黄忠盖表示,作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补给区,甘南州秉持生态治理理念,统筹推进一体化综合治理,开展4次大型主题活动,构建协同生态链条,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满意度高,为同类项目实施积累了经验,也提振了干群生态保护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