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高级搜索 网站无障碍 进入适老模式
甘南新闻

我州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绿色发展助力乡村绿富美

发布日期:2022-02-28 10:22:12 文章来源:甘南日报 作者:苏努 访问量:

2021年全州农业农村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五无甘南”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扶贫产业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

粮食安全生产任务超额完成。严格落实“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要求,全州全年落实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121.19万亩,同比增长4.19%,粮食总产量达到11.48万吨,同比增长5.74%。

强化措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围绕“牛羊果蔬猪鸡菌药”八大特色产业,落实“七个一批”具体措施,培育农牧业品牌,建设产业园区,扶持壮大农牧业经营主体,全力构建农牧业产业体系。当年种植藏中药材31.16万亩、高原夏菜3.4万亩、以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0.38万亩,建设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6.25万亩、蔬菜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99万亩、藜麦标准化生产基地0.52万亩、种子种苗基地0.16万亩;2.6万亩唐古特大黄绿色种植示范基地被认证为中国医药行业优质道地中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8县市完成了省级农业产业园区创建方案和规划;建设仓储冷链设施130座,储藏能力2.01万吨;全州在册合作社4423个,其中2388个达到“五有标准”,共带动农户68924户,520家合作社吸纳到户入股资金17136.53万元。全州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6家、省级示范社125家、州级示范社299家、县级示范社725家。全州新增龙头企业13家,现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家,固定资产净值达15.10亿元,营业收入16.74亿元,带动合作社797家,带动农户14.94万户;有37家龙头企业吸纳到户入股资金14105.41万元,涉及脱贫户12498户;为华羚、燎原、绿丰源、安多、西正开、绿脉、夏涛等7家企业争取落实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补项目。培育家庭农场1027家,年内新增539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速10%、突破1万元大关。

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成效显著。以生态文明小康村为抓手推动乡村建设示范州建设,着力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200个、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77个;完成农村户厕12920座、完成率达100%;建成并投入运行村级公厕559座、行政村数公厕覆盖率84.2%;建设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50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率24.17%;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76%以上;积极构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在我州召开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现场会;卓尼县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省委省政府在我州召开全省乡村治理现场推进会,向全省全国展示推广了甘南经验。

打造“五无甘南”提升品牌质量。狠抓两个“三品一标”,着力打造“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公害”,全力打造“甘味”品牌。全州建成有机肥生产企业14家、生产有机肥20.48万吨,有机肥补助资金达到3102.66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率达到100%;全州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05个,其中新认证绿色食品37个,认证“卓尼当归”“卓尼柴胡”“临潭大黄”“临潭当归”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注册登记了甘南州特色农产品产销协会,筹建了“甘味”农产品展示展销馆,积极筹划州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年内10个企业商标品牌入列第二批农产品“甘味”目录,全州累计创建“甘味”区域公用品牌2个、企业商标品牌19个。先后在北京、兰州、合作成功举办了农产品展示展销会、贸易洽谈会和现场交易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线上线下销售两旺。

落实惠民政策保障农业发展。全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835万元,涉及农户99527户,涉及耕地面积109.8万亩;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267万元,涉及农户79794户,涉及耕地面积39.6万亩;全州已签单实施40个保险品种,投保农户8.4702万户,实现签单保费26491.5万元,支付赔款2782.3万元,受益农户8788户次;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0.8万亩,已到位建设补助资金9984万元,已筹措县级多元化资金1018万元,截至目前,项目开工面积占批复面积的89.6%;落实补贴资金240.054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406台,受益农户273户;2021年全州累计培训农牧村实用人才1.29万人(次)。

深化农村改革让广大农户获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全州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398个,占比60%;8县市99乡镇662个村全面完成产改试点工作任务,县市级财政支持产改资金105万元,清理662个村集体资产64亿元,资源性资产4257万亩,界定成员56.14万人,折股量化资产7.23亿元,组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663个,颁发赋码证663本,发放股权证12.9万本,发放率100%;全面完成了《2021年全省农村“三变”改革工作要点》6项重点任务,全州有468个村完成了“三变”改革,参与农户数35247户,农户入股分红2796万元,贫困户获益2563万元,村集体经济增长1956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