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发展改革委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大对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优势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工程的投入,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以工代赈、乡村振兴等建设,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教育、丰富活动载体入手,结合工作职责,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中统筹实施,聚智聚力推动全州发展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甘南实践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政治引领,凝心铸魂汇聚力量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州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范围,开展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民族团结宣传等专题学习培训,树牢“一盘棋”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科学决策开展工作,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甘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每年均安排经费开展宣传等工作。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按照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要求,全力推进全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
二、抓好宣传教育,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做好宣传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州发展改革委以“凝中国心·铸中华魂”为主题,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民族团结进步“九进”活动,通过宣传栏、讲座、横幅标语等方式,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示范创建活动。在委机关门户网站、“甘南发改”政务公众号,委微信交流群等宣传平台,推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视频、标语和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等知识。深入联系社区、联系帮扶点,组织全委干部职工多次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甘南教育实践馆参观学习,重温党的民族工作史,重读各族群众休戚与共的生动故事,充分感受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各族党员干部团结奋斗、真抓实干的热情,引导全委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理念思想。
三、推动产业提升,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州发展改革委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投资13.5亿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220个。争取以工代赈资金9672万元,实施项目33个,吸纳务工人员1660人,发放劳务报酬2158万元;落实资金5165.2万元,实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和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2个。争取天津对口支援资金9439万元。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总投资7.4亿元的临潭县冶力关、迭部县扎尕那、夏河县拉卜楞—桑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5亿元。现代农牧业加快发展,投资2.24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8.4万亩、绿色发展专项工程62项。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投资5000万元,加快推动玛曲、碌曲、迭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7439万元,完成418家养殖专业合作社暖棚、储草棚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实施河曲马场万头牦牛养殖、夏河县科才镇万头牦牛养殖育肥示范基地建设;投资2070万元,将贡巴甘青川活畜交易市场打造成甘青川交界地区最大的活畜流通和贸易集散地;投资7500万元,推动夏河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编制完成《甘南州2024—2025年新能源整体开发方案》《甘南州新能源基地规划及外送方案研究报告》,总投资53亿元的“十四五”第一、第二批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110万千瓦,完成投资22亿元,玛曲县5万千瓦、合作市10万千瓦并网发电;装机300万千瓦的玛曲措隆贡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预可研报告,卓尼九甸峡抽水蓄能电站完成初步分析报告。
四、注重民生保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
州发展改革委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民生工作有效结合起来,让全州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增进民生福祉。2023年,发改渠道争取社会事业领域项目59个,落实资金13.89亿元。兰州新区甘南实验中学建成使用;甘南州卫生学校(甘肃中医药大学藏医学院)迁址新建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26亿元的玛曲县第二寄宿制初级中学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500万元;迭部县电尕中学建设项目基本完工;甘南州人民医院医疗综合体完成土建工程;投资8.67亿元的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迁址新建项目和夏河县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分别完成土建工程量的80%和60%。编制完成武都至舟曲迭部段、合作至临潭卓尼段、合作至碌曲玛曲段3条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可研报告。印发《夏河县“7·10”山洪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夏河县“9·07”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总投资2.76亿元,46个项目有序推进。切实筑牢黄河、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总投资17.2亿元的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森林、草原、湿地、小流域治理、矿山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建设项目98个;落实2022年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7522万元,实施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卓尼县洮河流域九甸峡库区水源地保护建设项目;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2亿元,实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草原治理等方面生态保护修复建设项目7个;落实中央预算内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资金5400万元,落实中央预算内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资金2945万元,实施甘南州秦岭西段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建设项目。
五、真抓苦干实绩,铺就高质量发展之路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我们党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州发展改革委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干实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高效益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全力争取项目,精准引进项目,倾心服务项目。2023年,发改渠道争取项目293个,落实各类资金44.99亿元,较上年增加0.8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0.66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落实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发行额度均为历年最高。69个重大建设项目由37名地级领导干部包抓推进,完成投资158.9亿元。其中,省列重大建设项目10个,累计完成投资113.1亿元;州列重大建设项目59个,累计完成投资45.8亿元,投资完成率和形象目标进度均好于往年。西成铁路(甘南段)累计完成投资30.2亿元;兰合铁路(甘南段)累计完成投资16.2亿元;S60卓合高速一期路基土建工程完工,累计完成投资75亿元;G1816乌玛高速碌曲特长隧道开工建设;18个州庆项目进展顺利。谋划储备2024年各类项目228个,总投资106.52亿元,计划申请国家投资70.13亿元。据核算,2023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81亿元,同比增长6.0%;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47.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1亿元,同比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745元和11765元,分别增长6.8%、8.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全州主要预期目标进展基本符合预期,重大项目顺利实施,重点任务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州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