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zz/2022-00193
  • 标      题:2022​年全州治超工作要点
  • 发文字号:州交执监〔2022〕17号
  • 发文机关:州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2-03-31
  • 发文日期:2022-04-04


2022年全州治超工作要点


2022年全州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省厅、州委州政府关于治超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强化工作措施,依法治超、精准治超、科技治超、信用治超,深化路警联合治超执法,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运输违法行为,全州高速公路超限率控制在0.5%以内;普通国省道超限率控制在2%以内,进一步规范治超执法,切实维护货车司机合法权益和公路基础设施安全,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治超工作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和长期性,稍一松懈,即可反弹。因此,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坚持把治超工作列入本单位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并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强化抓治超就是讲政治、抓治超就是保安全、抓治超就是促发展意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和发展治超成果。

二、坚持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监管

1.强化货物装载源头监管。各级治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谁许可、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辖区内矿山、钢铁、水泥、砂石“四类企业”和大型物流园区、大宗货物集散地等重点货运源头企业的摸排、核查、统计,建立清单,明确行业监管部门责任,将依法许可或注册登记且年产量5万吨以上的货运源头单位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经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年底前进行复核和调整。县(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提请县市人民政府督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明确重点货运源头监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分门别类建立监管台账,依法加强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货物装载工作的常态化监管,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定期组织开展巡查,强化日常监管。加强货车装载远程监管,引导推动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安装称重检测和视频监控等设备,并接入州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联网运行。

2.监督企业落实治超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加强自律,切实履行属地管理主体责任,保持货运源头治理工作持续性和常态化。深入重点货运源头企业,与源头企业负责人开展座谈,向源头企业负责人宣传国家货运源头法律法规治超新政,并发放宣传手册;对货运源头企业落实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货运源头企业许可证办理情况,货运车辆进出场登记台账及货运车辆进出场装载情况。同时将货物运输企业发生的超限行为列入企业信誉考核,通过与工厂、企业等货物输出单位、个人签订相关治超协议,使其自觉自愿做到输出货物车辆不超限。

3.建立完善货运源头倒查机制。发现违法超限超载车辆,核实货物装载源头单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本地源头单位,及时确认并固定证据,移交行业监管部门依法处理。对外地源头单位,汇总证据信息报厅统一抄告至所在县市交通运输部门。对属于交通运输部门监管的源头单位,依法核实查处;对不属于交通运输部门监管的源头单位,提请县市人民政府督促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核实查处。对违法超限超载严重的货物装载源头单位,组织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共同约谈,责令限期整改。

三、深化路警联动,强化路面管控

4.充分发挥治超站作用。以王格尔塘公路超限检测站为依托,建立由公安交警、交通执法、公路养护等部门组成的路面超限超载治理联合执法队伍,实行一站式治理,成立综合业务处理大厅,联合执法单位相互抄告违法车辆信息,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制度,对三次以上违法超限运输及冲卡车辆,要建立黑名单库,建立信息共享及联勤机制,在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5.加强农村公路通行管控。按照“四好农村路”的要求,细化农牧村公路治超措施,建立农村公路限高限宽设施台账,公示设置、养护、审批单位信息。综合运用超限检测站点、动态称重检测系统、电子抓拍系统、规范保留的限高限宽设施等治超设施、推广安装可升降、可监控的限高限宽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县(市)探索应用不停车称重检测系统等非现场执法方式,构建有效的农村公路治超管控网络。

6.精准开展流动查纠。严格落实流动联合执法工作要求,建立会商机制,对未设置公路治超检测站的路段,要分析研判超限超载车辆通行规律,精准开展流动联合查纠。在夏同公路、机场公路、S324冶扎路、G316G248G568G213G345线原碌曲收费站设置流动检测点,根据属地管理,由地方政府主导,交通运输局、公安交警、交通执法和公路养护等部门建立联合机制,不定期联合开展流动治超检测。对故意绕行逃避检测或者短途超限运输车辆进行集中整治,发现违法超限车辆,应就近引导至超限检测站接受检查处罚。对于故意绕行逃避检测、中途拼货驳载和短途超限运输情形严重的路段,要加大联合流动查纠频次,必要时开展集中专项整治。

四、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工作效能

7.平台建设应用。力争完成州治超联网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加快部署应用,会同公安部门开展企业及从业人员信息、车辆信息、许可信息、执法信息、视频监控等数据信息共享,形成全州治超“一张网”。依托治超联网信息化系统,实现源头监管、路面管控、案件协查、信息反馈等治超工作全业务网上办理,提高治超工作信息化水平。

8.推广新型技术监控设施。在货运车辆绕行较多的路段、重要桥梁入口和节点,推广应用非现场不停车检测技术监控设施,扩大监管覆盖面,提高执法效能。

五、突出重点领域,强化联合执法

9.加强重点领域治理。对未设置公路治超检测站的路段,利用技术监控设施(各),加强动态监测,选取多发、高发路段开展联合执法。加大辖区内矿山、钢铁、水泥、砂石企业和大型物流园区、大宗货物集散地等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周边路段的联合执法力度,发现涉嫌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就近引导至超限检测站(点)接受检查处理,统一按照驻站联合执法的模式处理。探索配备便携式称重检测设备、开展预检工作。对于故意绕行逃避检测、中途拼货驳载和短途超限运输情形严重的路段,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10.强化联合执法工作。优化辖区联合执法模式,按照年初公布的部门随机抽查计划,研究制定治超联合执法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和时间表、路线图,组织相关单位认真抓好实施。通过部门网站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公示联合执法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按照《公路货车超限超载认定标准》检测货车装载情况,对违法超限超载的货车,监督其消除违法状态。收到公安部门推送的违法超限超载信息后,要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等启动立案调查程序,依法对违法货车、货车驾驶人、运输企业和货运场所经营者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所在地同级公安部门。对不符合联动管理条件的,及时做好情况说明。加强联动管理集中排查清理,原则上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

11.加大“百吨王”治理力度。制定或完善“百吨王”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组织相关单位,加大治理力度。加强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精准查纠。对“百吨王”高发、多发的地区或单位,实行挂牌督办,并向社会公布。

12.探索异地联合执法。探索片区治超协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跨区域、跨部门“异地联合检查”专项行动,强化相邻市(县)重要区域、重点整治路段、重点货运源头治超执法。及时总结经验,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六、健全工作体系,确保任务落实

13.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和会商机制,建立完善治超工作业务管理、规范执法、责任落实和监督考核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治超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推动将治超工作纳入市(县)级政府考核体系和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压实各方责任。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治超工作的决策部署,研究落实工作措施,解决治超工作突出问题,完善治超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4.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联合执法“十不准”纪律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对治超工作的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及时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对情节严重的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责问责。强化治超执法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公众对治超执法工作的监督,依托12328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及政府机构网站邮箱等渠道,积极运用“互联网+监管”方式,多渠道收集治超执法投诉举报线索,及时查处和纠正违规执法行为。强化专项监督,重点对治超责任落实,重点任务完成、执法规范和治理成效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15.加强经费保障。切实落实治超执法和治超站经费预算,加强联合执法设施设备配置,保障业务信息化处理和执法全过程记录。每年按时组织检验超限检测设备,确保检测数据真实有效。

16.加强宣传引导。明确治超宣传经费和机制,培育宣传团队,创新宣传方式,讲好治超故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加强治超常态化宣传,加大正面舆论宣传引导,公开曝光治超典型违法案件,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引导社会公众理解治超、支持治超,营造保护公路建设成果、拒绝超限超载的良好氛围。

相关文档

  

Copyright© 2019 GNZRM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地址:甘肃省合作市人民街96号    投稿邮箱:tougao@gnzrmzf.gov.cn   ICP备案号:陇ICP备14000511号-3   甘公网安备:62300102000081号  网站标识码:6230000007

网络谣言举报电话:(0941)8218089   举报网站:http://www.gsjubao.cn/     举报邮箱:xs8218089@163.com   技术维护单位: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