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zz/2020-00686
  • 标      题:关于对州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5号建议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关:州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2020-08-24

尊敬的李平顺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农村垃圾分类治理的建议》(第35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9年6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建城〔2019〕56号),明确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随后,2019年11月18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城市生活垃圾:从2019年起,在全省14个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城区及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9〕101号),明确指出兰州新区城区(以下简称“城区”)范围内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年稳步推进。合作市作为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到2022年底合作市城市城区范围内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自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我州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紧密结合,制定印发了《甘南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甘南州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细则》、《合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规章制度,定人、定责、定岗开展了合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目前,合作市城区所有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已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标志颜色和字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设置。大力创建当周街道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制定印发《甘南州城市街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工作规范(试行)》,规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标准,投资100万元在试点单位、学校、医院、企业设置垃圾分类智能化或简易化收集容器,完善垃圾分类相关标志,为800户试点居民家庭统一配置了居民家庭干湿分类桶,制作分类指导手册、垃圾分类指南、宣传海报、宣传标语等,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准确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成城区垃圾中转站4座、央德路南侧有害垃圾贮存房、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等分类收处设施,改造垃圾分类车辆2辆,完成合作市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初步设计编制,有力推动合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方面。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住建部等7《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7部门《甘肃省农村“垃圾革命”行动方案》有关精神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农村“垃圾革命”行动有机结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洮河风情线试点片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临潭县八角镇八角沟生活垃圾分类和厕所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等配套管理制度,指导各县市按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在设施条件和环境整治较好的村庄,特别是碌曲尕秀、卓尼力赛等文化旅游标杆村,规范有序推进乡村垃圾分类工作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大垃圾分类治理、卫生文明习惯宣传教育,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治理的积极性;参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按照分法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有机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对塑料(农膜)、玻璃、纸类、金属等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回收,整合供销系统乡村经营服务网点资源,鼓励企业加大回收力度,提高现有的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对厨余、果皮、枝叶、秸秆和粪便等可降解的有机垃圾采取就近堆肥或生态循环处理;对砖瓦、石块、渣土、煤灰等建筑垃圾通过铺路填坑或就地填埋进行处理;对废电池、农药包装废弃物、废灯光、废油漆、废旧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按有关规定处理进行单独收储转运。

此外,为改变我州现行乡镇垃圾处理模式,有效化解乡村垃圾“出口不畅”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模式逐步向“热解为主”模式转变。2017年底引进最新垃圾处理技术,在个别县市建成垃圾热气化处理站,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就地化。在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基础上,先后总投资为1.29亿元在全州19个乡镇陆续建设垃圾热气化处理站,目前已投入使用共计5座,在建项目共计14座,日处理量115余吨/天。

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在分类收运处理流程中,要求农户在家中对垃圾进行分类后,投放到收集点的分类垃圾桶中,保洁员对收集点的生活垃圾进行二次分拣,主要挑选出金属、玻璃、建筑垃圾、陶瓷碎片、电池等无机物,金属、玻璃等可回收物送往回收点,电池、废旧灯管等有毒有害垃圾运至指定地点统一存放,一定程度上有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以此优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或“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乡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

 

生活垃圾热气化处理站收运处流程图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州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科学筹划、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原则,强化源头思维、系统治理、依法管理、共同缔造思想,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与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提升行动紧密结合,以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为目标,采取政府主导或引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加大州县两级财政支持,积极争取中央、省州项目资金,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快建立合作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形成产业闭环体系。同时,加快推进全州农牧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结合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参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按分法”将农牧村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结合农牧户实际需求,探索可回收垃圾集中进行资源回收利用,有害垃圾集中收运进行无害化处理等资源化、减量化的垃圾处理方式厨余垃圾就近堆肥或生态循环处理,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扎实推进乡村垃圾分类治理

联系单位:甘南州住建局环整  

联系电话:0941--8210819

  

甘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720

  

Copyright© 2019 GNZRM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甘南州大数据中心

联系地址:甘肃省合作市人民街96号    投稿邮箱:tougao@gnzrmzf.gov.cn   ICP备案号:陇ICP备14000511号-3   甘公网安备:62300102000081号  网站标识码:6230000007

网络谣言举报电话:(0941)8218089   举报网站:http://www.gsjubao.cn/     举报邮箱:xs8218089@163.com   技术维护单位: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