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甘南州委办公室 甘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州庆重点项目和县市特色亮点
工作检查观摩情况的通报
甘南发〔2013〕84号
各县市委、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单位:
为了督促加快州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观摩各县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特色亮点工作,州委、州政府于8月2日至13日,组织州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和州发改委等综合部门,各县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组成州庆重点项目和县市特色亮点工作检查观摩团,深入各县市看现场、听汇报、问情况、学经验、作点评,进行了认真扎实的检查观摩活动。大家认为,近两年来,各县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大甘南”的总体战略部署,抢抓中央和省上加大藏区扶持力度的重大机遇,立足县域实际,把握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以项目为加快发展的总抓手,着力打造特色亮点,一大批州庆项目建成献礼,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大家深深感受到各县市发展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亮点频显,感受到各县市大干快上、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感受到各县市蒸蒸日上、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感受到各县市不甘落后、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通过检查观摩,达到了比学赶超、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凝聚共识、创新思路、共促发展的预期效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州庆重点项目和特色亮点工作
(一)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各县市高度重视城市带动二三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扩大就业、聚集人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合作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民族特色化改造,狠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区道路建设工程起点高、进展快。新建10条、改扩建4条、改造路面及人行道9条,累计完成投资3.01亿元。民族特色化改造特色明显、进度良好。按照体现浓郁安多藏区建筑风格的民族特色化要求,对城区279栋建筑进行民族特色化改造,总投资1.18亿元。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大、效果好。合作市城区及近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重大成效,垃圾遍地、白色污染满目的现象一扫而光,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环保意识也有了明显增强。玛曲县按照县城“一心两轴”建设规划,进行“北扩、南进、西跨”建设,投资6200万元新建或改造城区道路13条24公里,城区道路从“三横四纵”发展到现在的“五横七纵”,城市面积由“十一五”初的2.2平方公里增加到目前的6.3平方公里。迭部县按照 “四纵四横” 城区交通网络建设目标,投资9658余万元对县城主街道和滨江路进行了改造,对供水、排污、通讯等管网进行统一改造埋设,拓展了城市空间,展现出“旅游县城”新形象。卓尼县投资2亿多元,实施了县城给排水、供暖、城区防洪、垃圾处理等工程,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同时结合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了“城中村”改造力度,近两年建设保障性住房5700套,改造“城中村”501户、7个单位、2家宾馆,拆迁征地15万平方米。其余各县结合州庆献礼项目,积极实施城市风貌改造、“五化”工程和和环境卫生整治,取得良好进展。
(二)首位产业发展提速,现代农牧业迈出重大步伐。
各县市立足资源优势,积极促进首位产业发展,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夏河县切实加大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建设、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安多畜牧产业园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清真食品公司搬迁、年产2000吨熟肉制品生产线建设、活畜交易市场建设、畜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子项目进展顺利。雪顿乳业项目生产线主体厂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辅助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2.59亿元。临潭县建成牦牛、藏羊育肥等各类养殖小区35个,建设暖棚1221座,注册登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16个,全县藏中药材种植稳定在10万亩以上,特色种养业得到迅猛发展。玛曲县按照牦牛藏羊繁育产业规划,组建专业合作社228个,形成规模41个,取得明显效益。大力扶持县内5个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首位产业提质增效。合作市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犏牛繁育、犏雌牛(奶牛)养殖产业带建设,引进黄种公牛800头、基础母畜2600头,建设牲畜暖棚200座,新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84个,有力推进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卓尼县鼓励引导种植大户集中流转承包细碎耕地,优化产业布局,目前已建成小麦、青稞、油菜等各类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6500亩,建立青稞高产示范田2万亩,新建林果基地900亩,建立网箱养鱼35亩,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文化旅游竞相发展,呈现广阔发展前景。
各县市积极落实“旅游兴州”战略,依托各自的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通过举办节庆活动等方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夏河县以打造“世界藏学府,中国拉卜楞”旅游品牌为目标,加快基础建设,强化宣传促销,提升服务质量,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取得显著成效。总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的海螺湾藏文化旅游风情园,已完成投资1.07亿元。临潭县以创建冶力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景区为目标,累计投入5.1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改造,并通过举办大型拔河公开赛、摄影大奖赛、影视剧开拍仪式等活动,有效提高了临潭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省委、省政府已将临潭县确定为“旅游发展重点县”。玛曲县依托“天下黄河第一弯”草原景区和“格萨尔赛马大会”赛事,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投资5800万元对民族文化体育广场(赛马中心)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使赛马节庆活动服务功能更趋健全完善,“格萨尔赛马大会”已成为一个响亮品牌。碌曲县大力培育以则岔石林为代表的山水生态游和以郎木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游,投入5700余万元改造则岔石林和郎木寺景区基础设施条件,景区接待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连续举办两届锅庄舞大赛,积极打造“锅庄舞之乡”品牌。迭部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投资2300万元打造俄界景区和茨日那毛主席旧居修缮,投资2800万元建造茨日那非物质文化民俗馆,投资2750万元改善了腊子口景区朱力沟基础设施。
(四)交通建设日新月异,网络体系更趋完善。
各县市高度重视、全力支持交通建设,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等问题,交通建设进展良好。夏河机场项目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完成投资7亿元,已成功试飞通航。临合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投资29.6亿元,占总投资的33.3%。夏河至阿木去乎二级公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预计10月份建成使用。迭宕二级公路迭部境内概算投资20.23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4.3亿元,计划年底前建成通车。总投资5.84亿元的岷合二级公路卓尼段续建项目已竣工。总投资5.6亿元的合作至冶力关二级公路进展良好。各县市通乡油路、建制村通畅公路、牧道公路等稳步推进,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更趋完善。
(五)民生实事有力落实,民生问题有效解决。
各县市高度重视民生工作,认真完成省列、州民生实事,并察民情、解民忧,结合实际增加民生项目,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卓尼县2009至2013年第一批共8900户危旧房改造已全面完成,完成投资2.67亿元。投资9200万元新建了普通类高级中学柳林中学,硬件水平居全州领先水平。投资3774万元新建二级甲等医院县人民医院,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玛曲县在完成省州民生实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增加7件民生实事,县级配套资金2500万元。迭部县按照择急择重和为民普惠的原则,自加压力确定了18项21件民生实事。其余县市在廉租住房建设、农牧村危旧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点建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民生得到较大改善。
(六)招商引资成果卓著,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持续提升。
各县市努力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创新引资思路,想方设法推进已签约项目的落地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夏河县年内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项,签约金额6.1亿元,已到位资金1.2亿元。至此,近两年签约的12个项目已全部落地开工。合作市招商引资项目森林公园改扩建项目总投资2.6亿元,由高原旅游接待中心、生态园、高原度假村等组成。目前已完成投资11290万元,项目建设后可有效提升城市旅游接待能力,丰富游客和本地居民休闲生活。碌曲县招商引资项目朗木寺镇贡巴村牛羊贸易市场及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立足公司+基地+农牧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建设包括育肥、屠宰、精深加工、畜副产品加工等内容的综合性生产企业。总投资8000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4500万元,计划9月底运营。临潭、迭部、卓尼等县,积极挖掘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对内招商,一大批本县籍商人返乡投资兴业,成为招商工作的一大亮点。
(七)生态治理多措并举,可持续发展基础有效夯实。
各县市牢固树立“生态立州”战略,坚持“保护优先”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合作市以打造高原绿色生态新城为目标,大力推进城区面山绿化工程,投资2846万元,在面山植树造林6500亩,建设绿色长廊21.78公里,累计退耕造林3.77万亩。投资7287万元实施格河防洪工程;卓尼县投资2500万元实施上卓沟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投资2935万元实施城区洮河防洪工程;夏河县投资5173万元完成大夏河县城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临潭县投资3000万元完成干戈河防洪及河道综合治理;碌曲县投资3240万元实施县城区防洪工程。迭部县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和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被农业部评为中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全州上下通过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野生动物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部分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八)舟曲灾后重建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8.8”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完成,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灾后重建规划内项目170个,涉及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城镇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河道整治、生态治理等八大类,项目总投资50.2亿元。截至目前,已实施重建项目186个,累计完成投资52.85亿元,占规划投资的105.3%。城乡居民住房已于2012年全部分配到户,老城区、峰迭新区、兰州新区居民住房入住率分别达到85%、32%和63%。新建学校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居全省县市前列;县医院和峰迭新区卫生计生综合楼硬件设施达到三甲医院水平;新建成的县城至峰迭新区连接线,结束了舟曲境内无二级路的历史,成为全省同等级公路示范精品工程;峰迭新区成为全省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和基本功能最完善的城镇;白龙江和三眼峪、罗家峪等堤防工程极大地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有效保证了新老城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灾后重建的全面完成,为舟曲县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企业生产不足,经济运行压力大。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大部分县市存在企业生产不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缓慢的问题。迭部县由于水泊峡、达拉河等水电站库区清污,发电量大幅下降;合作市由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部分企业出城入园受到影响,规模以上企业开工不足,黄金、干酪素等工业产品产量下降;卓尼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5.7%;夏河县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7.7%。
(二)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影响工程进度和后续建设。
各县市普遍存在项目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和后续建设。合作市在城区道路、集中供热、格河景观带、民族特色化风貌改造等方面建设资金欠帐达2.5亿元;迭部县城镇建设缺口资金达3.53亿元;碌曲县郎木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多功能体育场2个项目缺口3629万元;舟曲县灾后重建中,由于部分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结构复杂、人工建材费用上涨、配套设施存在缺项和漏项以及工程签证等问题,导致部分自建项目形成资金缺口。
(三)固定资产投资未达到均衡进度,完成年度任务困难较大。
由于多方面原因,上半年部分县固定资产投资没有达到均衡进度,完成年度任务困难较大。截至6月底,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进度为:临潭县45%,迭部县43.6%,碌曲县41.1%,卓尼县40.3%,夏河县25%,距离均衡进度有较大差距。
(四)农牧村经济基础薄弱,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由于受气候、海拔、土壤等条件制约,传统农牧业综合生产效益低,农牧民增收难度大,加之7·22地震使我州卓尼、临潭、舟曲、迭部等四县受灾,部分乡镇基础设施和群众住房受损严重,灾区群众因灾返贫,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
(五)卓尼县尼江事件解决难度大,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由于尼江草山纠纷问题,常年派驻县级领导、干部职工和公安干警,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牵扯了干部职工太多的精力,严重影响了卓尼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六)黄金价格大幅下跌,严重影响经济指标完成。
今年以来由于黄金价格持续下跌,造成玛曲、碌曲县黄金销售收入大幅下降。预计仅玛曲县全年工业增加值将出现8700万元的缺口,财政收入将减收4000万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州经济指标的完成。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工作建议
舟曲县:一要坚定不移地把扶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确保2014年如期实现整县脱贫。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完成,今后工作中心要向扶贫攻坚转向,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扶贫攻坚这一中心部署、务实和推进。要将更多的政策性资源向山后等贫困地区集中。二要借势发力,加快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沿白龙江两岸要率先推进、率先加速,使其成为实现整县发展的隆起带,成为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三要发挥好特色优势,加快现代农牧业和劳务经济发展,为全县农牧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老城区和峰迭新区之间已形成城市带,城镇化的有效推进会辐射带动城市带附近乡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四要继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城乡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特别是要加强兰州新区建设,积极做好相关工作。五要加强社会管理,正确引导群众,继续做好感恩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让人民群众有感恩之心,自觉树立和维护舟曲新形象。六要加强灾害预警预防,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舟曲是灾害频发地区,防灾警钟要常鸣,防灾措施要不断强化。
合作市:一要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要请专家会诊号脉,制定科学性、前瞻性的规划。要严格执行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二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和经营的能力,创新投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于城市建设和公共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三要明确城市定位和产业支撑,要按照旅游城市的定位,将旅游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谋划和培育;四要巩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力争近年内将合作市建设成为藏区最干净的城市乃至国家级卫生城市,最终建成人人向往的旅游城市;五要积极争取资金,加强融资和引资,想方设法加快门浪滩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六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多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努力将合作打造为青藏高原最富个性特点的宜居宜游城市,以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投资建设;七要抓好民生这个根本,要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医保、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通过民生改善,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新形象。
夏河县:一要打造一个中心,即以拉卜楞寺为支撑,以海螺湾文化广场为平台,以大夏河景观提升为衬托,以桑科草原为依靠,以土门关为门面,以高速公路和夏河机场为两翼,将夏河县打造成安多藏区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努力将夏河县建成安多藏区旅游中心乃至经济中心;二要夯实两个基础,即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道路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稳基础;三要挖掘三个资源,即畜牧业资源、旅游业资源和藏医藏药资源,重视搞好整体策划、包装、研发和宣传;四要推进四大项目,即雪顿乳业项目、安多畜牧产业园建设项目、民俗文化中心项目和拉卜楞寺院文物保护项目;五要强化五个管理,即城市管理、寺庙管理、项目管理、生态管理、社会管理;六要树立六种意识,即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大局意识、生态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
碌曲县:一要树立信心,抓政策,抓开放,围绕项目促发展。二要高度重视交通项目和城市管理。三要研究大的城市运营性项目的经营管理。要走好城市化、牧业产业化和文化旅游产业三条路子。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制定与州上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相一致的首位产业发展规划,按区域发展布局,合理调整畜种、畜群结构,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二是充分认识招商引资项目对培育财源、富民强县的重大作用,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抓好已签约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和开工,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监管和服务,确保项目全面建成、早日发挥效益;三是将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力争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
迭部县:一要进一步抓好生态保护与建设。要充分利用迭部良好的生态、丰富的森林资源、适宜的温度气候、淳朴的民俗民风等资源和区位优势,共同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迭部是甘南的一块宝地,也是全国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建设好。要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能源问题上找突破口,尽力减少群众对森林的依赖。要完善管护机制,加强森林防火。在做好森林管护工作的同时,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二要继续搞好旅游资源开发。迭部县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加大开发力度,利用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景区、景点,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将城市建设管理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以现代理念管理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与景区融为一体。要以全民办旅游为导向,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加强扎尕那景区开发,抓紧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三要大力推进交通建设。迭部发展旅游业,瓶颈制约在于交通,因此要在打通迭部—九寨沟、迭部—达拉等公路项目上下功夫,加大争取力度,力争早日立项建设。
卓尼县:一要切实加强扶贫攻坚工作。要像抓项目工作、抓城中村改造一样,全力抓好扶贫攻坚工作。卓尼县既是人口大县,也是贫困面较大的县,今年又遭受洪涝灾害和地震灾害,会有一部分群众返贫,因此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抓好扶贫攻坚,关键在于抓好富民产业。抓好富民产业,重点要在农牧村经济、劳务经济和二、三产业上下功夫。二要根据州委、州政府关于首位产业、农牧互补等方面的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县上的相关发展规划,并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力促农牧村经济跨上新台阶。三要对新建的各类建筑物外观设计进行统一规划和审核,与县城风貌改造目标相一致,避免出现重复建设。
临潭县:一要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继续抓好传统农牧产业,搞好种植、养殖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特色种植、养殖业;继续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引导、扶持农牧民群众依靠二、三产业增收致富。二要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发展思路。要将县城至新城镇至冶力关构成三点一线的旅游线路,作为一条经济带加快发展,辐射带动经济带村镇借助地缘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三要加强城市管理,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使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相协调、相适应。四要进一步加大争取和建设力度,尽快完成合作至冶力关、新城至冶力关公路。
玛曲县:一要加强项目争取力度。玛曲县与州内其他县市相比,项目争取方面有一定差距,要进一步提升谋划项目、争取项目的能力,推进项目工作取得更大成绩。二要进一步重视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尤其在湿地保护、生态林保护方面需加大工作力度。三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两年玛曲县高考升学率较低。要着眼于大力培养本地籍建设人才,积极研究探索,想方设法引进教育人才,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要加强对牧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研究。目前牧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由于文化水平较低、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在非牧产业就业、劳务输出等方面困难大,处于半失业状态,对社会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应积极研究解决。
中共甘南州委办公室 甘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8月23日
Copyright© 2019 GNZRM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甘南州大数据中心
联系地址:甘肃省合作市人民街96号 投稿邮箱:tougao@gnzrmzf.gov.cn ICP备案号:陇ICP备14000511号-3 甘公网安备:62300102000081号 网站标识码:6230000007
网络谣言举报电话:(0941)8218089 举报网站:http://www.gsjubao.cn/ 举报邮箱:xs8218089@163.com 技术维护单位: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