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展规划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南州“十三五”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7-01-10 点击数: 作者: 来源:

州政办发〔2016〕255号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南州“十三五”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关部门、单位,省属驻甘南有关单位:

《甘南州“十三五”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已经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28日

甘南州“十三五”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根据《甘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甘肃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等相关规划精神,结合甘南州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和国际、国内市场分析,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资源基础

甘南州发展现代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全州土地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8万亩,草地408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848万亩,为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优质和无污染的原料。甘南州畜牧业基础条件好,牦牛、犏牛、羊、猪、马品种优良,合区马、欧拉羊、甘加羊、蕨麻猪都是有名的地方良种。2015年全州各类牲畜存栏373.91万头(只),当年出栏各类牲畜180.05万头(只),牲畜总增率达到33.5%,出栏率达到47.2%,商品率达到41%。其中:大牲畜存栏133.39万头,减少1.57万头;绵山羊存栏217.28万只,减少5.11万只。甘南牦牛、藏羊是纯天然草原生态环境下长期繁育而成的地方良种,抗旱、耐寒、体格大、产肉多,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是我国肉类产品中首选的极富营养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开发功能食品、有机食品的先天优势,具备走向高端市场的优越条件。

(二)产业基础

“十二五”以来,全州各级部门和企业紧紧围绕州委实施的“生态立州、旅游兴州、文化撑州、产业富州、稳定安州”的五大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围绕“调结构,转方式”的总体思路,畜牧业经营方式由数量发展逐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畜产品加工业也由数量发展逐步向规模化、品牌化、民族化、精细化、资源综合利用、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等多元化发展。发挥高原畜产品无污染优势,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培育“高原、绿色、生态、安全”品牌,努力将特色农牧业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提高甘南州高原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随着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建成投产及雪顿、燎原等乳品企业主体工程完成,我州的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实现农牧业增效、企业增收、农牧民致富的目标。2015年,全州有畜产品加工企业26户,其中:肉类加工企业19户,乳制品加工企业4户,生化制品企业1户,毛纺加工企业2户;企业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现有冷库17座,总库容26650吨。华羚、燎原等乳品加工企业是我省乳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安多集团是我省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2015年全州规模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10户,实现产值8.33亿元,增加值1.13亿元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9元,增长12.2%。生产乳制品2961吨,同比下降30.9%,生产鲜冻畜肉10689吨,同比增长62.3%。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出口总额61万美元。生态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州牲畜暖棚设施面积达到61.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83%,暖棚养牛6.85万头,增长12%,暖棚养羊2.04万只,增长8.84%。组建牦牛藏羊繁育核心群40个,牲畜良种率达到48%。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消费升级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进入“十三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升级市场潜力巨大,给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发展机遇。从畜产品消费市场分析,人们将从过去的满足数量增长到追求营养均衡的质量型消费转变,特别是对畜产品卫生和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畜产品质量已成为当前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符合现代生态消费、绿色消费的畜产品将成为居民消费的主流。而我州的草原畜产品以其安全、有机性符合现代居民消费的主流。

(二)畜牧业的发展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省畜牧产业的发展在区域布局中,肉牛产业将重点打造陇东和河西2个200万头肉牛产业带和1个100万头甘南牦牛产业带,同时建成百万头绿色牦牛肉生产基地;肉羊产业主要打造河西走廊、中部(白银、兰州、定西)、南部(临夏、甘南)3个1000万只优质肉羊产业带,这为我州畜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消费升级的需求给畜产品加工业带来新的挑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升级的需求给畜产品的加工面临新的挑战。一是生产成本上升过快。加工成本的急剧上升和产品销售价格的缓慢提高,导致加工企业利润微薄,无力进行生产技术改造升级,同时企业之间存在价格无序竞争,影响产业的发展;二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压力增大。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拓展,畜产品加工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大力发展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畜产品登记势在必行。

三、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甘南州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但从总体上分析,我州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观念并未得到根本性转变,畜产品加工多处于初级加工水平,产业发展参差不齐,龙头企业和新兴工业园区的带动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加工多属于初级加工水平

甘南州畜产品加工主要集中在肉类加工、乳品生产两大领域。由于企业基础薄弱,畜产品加工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由于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加之畜产品价格空间提升有限,导致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加工率低,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优势没有真正形成产业优势。

(二)企业品牌意识不强,“甘南牦牛”没有形成品牌优势

甘南牦牛肉及乳制品应属于绿色、有机产品。目前仅有“安多”、“燎原”、“华羚”知名企业。而大部分企业对创建品牌的必要性认识不强,企业在品牌设计、包装设计、对外宣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企业创建的知名品牌少,致使产品的美誉度、知名度低,难以赢得广大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和青睐,加之企业没有特定的销售市场,独特的品牌价值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企业只能处于被动的竞争态势,限制了产业发展和市场开拓水平。

(三)人才短缺,资金匮乏,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畜产品加工企业除少数企业配备有专业技术人才外,多数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缓慢,市场营销手段单一也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由于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季节性强,资金需求体现“短、频、急”的特点,由于我州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少、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经济效益和生产稳定性差、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全州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四)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稳定发展压力大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畜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产业波动的诱因越来越多,价格波动呈常态化趋势。甘南牦牛、藏羊是以青草为食,天然放养是它的特性,散养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成本,所以在价格上无法与进口牛羊肉以及普通育肥牛羊形成有效竞争,致使优质的产品卖不上优质的价格。近年来,受进口低价水牛肉冲击,导致我州大多数畜产品加工企业牛肉库存大量积压、产品销售不畅、流动资金无法盘活,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境。

四、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州委州政府“1236”扶贫攻坚行动,以纯天然、无污染的高原特色畜牧业资源为依托,以生态安全为前提,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产业升级为切入点,以质量安全为保障,以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为动力,着力打造高原特色生态品牌,大力推进畜产品加工产业的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真正把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成为全省高原特色生态主导产业和甘南州首位产业暨富民产业,促进牧区生产方式转变、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草畜平衡、生态优先原则

甘南藏族自治州被国家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价值独一无二。保护好甘南牧区的生态安全,对青藏高原,特别对保障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在发展中要更加重视保护好草地生态安全,按照“十三五”农牧业转型升级规划中“加快肉牛肉羊产业项目、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牛羊育肥产业带建设”的要求,合理布局畜产品加工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坚持创新发展、“三品”引领的原则。

立足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实际,优化产业布局,突出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在农牧业加快推进“三品一标”的基础上,坚持打造高原特色生态品牌,开发深加工品种,提高加工品质,促进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家庭牧场+农牧户”的产业组织模式和产业入园区的带动效应,带动完善繁、养、育、加、研、销全产业链。保障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

3、坚持市场需求、产业提升原则。

引导培育壮大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推进传统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改造。推进贫困地区畜牧业全产业链的建设,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推进加工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逐步建立从畜产品加工生产源头到消费全产业链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及质量可追溯体系,利用“互联网+”,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全面实现产业提升。

4、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原则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畜产品加工企业要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工作,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屠宰副产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三)发展目标

2015年全州规模以上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8.33亿元,增加值达到1.13亿元。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全州规模以上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3亿元,年均增长9%;增加值达到2.6亿元,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在全州工业中的比重由2015年的10%提高到2020年的15%,净增5个百分点。

五、发展布局

以现有龙头企业和甘南生态产业园、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为依托,结合畜牧产区现有基础和发展趋势合理布局加工企业。重点做强安多清真牛羊肉、晟羚、鑫羚、伊丰源等以牦牛、藏羊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在卓尼、临潭、碌曲、玛曲、迭部对原有屠宰牛、羊、猪(包括蕨麻猪)、鸡加工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和产业链延伸。

(一)肉类加工业分布图

(二)乳制品加工业分布图

以燎原乳业、华羚乳品、雪顿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做强乳品深加工企业,发展牦牛乳婴幼儿奶粉、配方奶粉、液态奶、酸奶、以曲拉为原料的干酪素深加工等系列产品。培育品牌,拓展国内市场和产品出口

(三)特色食品加工业分布图

以洮水源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开发公司、科胜畜产品开发公司、赛银农贸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在卓尼、迭部和舟曲大力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蕨麻猪肉、系列熏腊肉、牛犊肉、羊羔肉等特色食品。

六、发展重点

要按照“培育品牌、增加品种、提高品质”引领的原则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进畜产品加工业科技进步和产品创新,提升畜产品加工业设备装备水平,健全完善畜产品加工业产业质量检测体系,加快转变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式,增强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和首位产业的作用。

(一)肉类加工业

肉类产业是我州具有资源的优势产业,成为我州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突出亮点。合作市、玛曲县、夏河县、碌曲县依托畜牧业资源,引导组建畜产品加工产业集团,以安多清真公司、晟羚公司、昌翔公司、泰霖公司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充分发挥我州天然草场的优势,重点加强牛羊肉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牛羊肉良种繁育、规范化育肥体系,提高出栏率和个体产肉能力,满足龙头企业的加工生产需求。按照国家肉类安全卫生标准,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肉类加工厂。创建草原生态绿色品牌。大幅度提高肉类加工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提升牦牛、藏羊肉加工在全国的影响力。鼓励发展分割肉、保鲜肉、药膳保健肉、清真肉制品、旅游休闲食品、各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方便、安全的肉类加工产品。使肉类产品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初加工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大包装向方便、快捷、利于配送方向发展。培育专业交易市场、冷链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立检验检测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打造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以牦牛、藏羊等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

(二)乳制品加工业

1、乳品业

以合作市、夏河县为主要加工区,以华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燎原乳品有限公司、雪顿乳业、科瑞乳品开发公司、为龙头,重点实施牦牛乳、牦牛奶粉等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干酪素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及液态奶加工项目。加快乳品企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和集团化的步伐,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牦牛乳品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优势,提升我州乳业的整体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继续保持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发展高品质液体乳和婴幼儿乳粉生产,大力发展酸奶等低温产品和奶饮料等创新产品,积极开发功能性产品和特色乳制品,在液态奶的产品上有创新,在固态奶的开发上有新突破,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满足多样化消费升级的需求。

2、曲拉产业

曲拉作为几千年来藏区牧民的传统食品,与牧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曲拉也是生产干酪素及酪蛋白酸盐等生物材料的原料。干酪素衍生的生物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工业、食品、服装、建材、生物医药等领域,也是我州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改善传统曲拉制作工艺,大力提升曲拉原料品质。发挥甘肃华羚酪蛋白公司拥有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科技创新优势,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改进深加工加工工艺,延伸产业链条,开发食品乳化稳定剂、酪蛋白特殊膳食食品及营养保健食品、旅游休闲食品生物材料等,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开发产业化的新突破,推动曲拉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培育支持领军企业,完善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曲拉加工业对农牧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使曲拉产业成为增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的重点产业之一,成为甘南藏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特色食品加工业

充分利用我州丰富的森林和草山草坡资源优势,结合卓尼县、迭部县、舟曲县特有的饮食习惯,大力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养殖。大力推广具有地方优势、风味独特的蕨麻猪肉、系列熏腊肉、牛犊肉、羊羔肉等优良产品。以卓尼县、迭部县、舟曲县为重点,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培育产业集群,开拓市场,提高特色食品在市场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四)资源综合利用

以合作市、夏河县、玛曲县为中心,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加快新产品研发力度,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屠宰副产物、废弃物的利用水平。加快皮、毛、骨、血、肠、动物内脏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在牦牛骨综合利用、有效活性成分提取等技术,发展骨粉、骨油、牦牛骨保健品、肠衣、脱毒牛血清、肝素钠、胰酶粉、明胶等,开发生产骨素、胶原蛋白、骨肽、全血氨基酸、活性全骨复合物、SOD等生化制品和牛脑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动物性蛋白饲料等生物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到2020年,使我州畜产品加工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有新的突破,实现绿色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要充分认识畜产品加工产业在我州经济社会中的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速推进我州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二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检查,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要加强统筹协调,研究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三是要明确工作责任,州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强化服务,形成工作合力。要落实部门工作责任制,细化配套政策措施,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四是要加强指导、服务,各县市政府和州直有关部门要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手段,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健全龙头企业服务体系,在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品牌创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加强指导、服务和跟踪落实加大支持力度,为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要加强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与分析,及时把握产业运行态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引导、促进畜产品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州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简政放权及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导向作用,综合运用市场准入、财税优惠、价格调节、土地供给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着力改善环境的同时,大力优化软环境,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合理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办理节奏,积极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严禁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努力营造人人重视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加快项目建设,加强监督管理

加大项目储备工作,论证储备一批可行性和成熟度高的项目,帮助企业把各项前期工作做深做细,提高项目成功率,促进项目建设有序接替、良性循环。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上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叠加机遇,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贡献突出的重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项目申报和争取工作,力争更多的项目落入国家和省上规划的盘子。加强项目监督管理,落实好项目管理责任制。对在建项目,特别是已取得国家、省级补助资金的项目,督促项目责任单位严格按照工期抓紧施工建设,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促使其早日达产达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加快营销体系建设

电商的快速发展,给农牧业品牌化带来新的机遇。电商是新的营销工具和方法,与消费者容易形成良好的沟通。在互联网环境下,农牧业品牌要真正落地,就一定要和电商深度结合。电商和品牌的力量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便捷、放心地获得优质、健康的畜产品。营销加工是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应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发展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物流加工园区,加快建立以实体交易市场、物联网交易平台、仓储物流系统等构成的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以市场营销拉动畜产品的系列化加工和标准化养殖,促进畜产品加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目前,天玛、安多、华羚、雪顿、燎原等企业都初步构建了销售网络,特别是天玛公司的市场营销网络已基本覆盖60多个大中城市、3000多家中型超市,具备了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应充分发挥现有营销网络的作用,通过有效的组织,逐步整合产业链各市场主体营销网络的作用,通过有效的组织,逐步整合产业链各市场主题营销资源,进一步完善商超、专卖店、批发区域销售中心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营销通路,建立统一、有序、顺畅、高效的市场营销体系。

(五)强化金融支持

各金融机构要用足、用好、用活国家信贷政策,对成长性好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加强银企合对接和银、政、企合作,构建新型银企、银政良性合作关系,扩大对企业的信贷规模。积极引导企业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开展评级授信,争取达到银行授信标准,争取银行的大力支持,力争把每年新增吸纳贷款全部用于龙头企业发展。充实七县市担保公司资本金,增强融资担保能力,扩大融资担保贷款范围。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增强再融资能力。完善政策,应势利导,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甘肃华羚集团、安多公司、雪顿公司、燎原乳业公司等企业走上市融资之路,实现企业做大做强。

(六)强化科技创新,健全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已有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的作用,鼓励支持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新的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提升我州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职能,利用好甘南州中小企业综合服务窗口平台的作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决策咨询和创业辅导,人才培训、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信息咨询及信息网络建设等全方位、多层系服务。帮助企业引进管理、技术和市场营销等各类人才,积极开展企业管理和职工技术专题培训,解决企业技术人才不足与生产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