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展规划 >> 正文

  • 索 引 号:zz/2021-00207
  • 标      题: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甘南州“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关:州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发文日期:2017-03-10

州政办发〔2017〕16号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甘南州“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关部门、单位,省属驻甘南有关单位:

《甘南州“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已经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2月17日

甘南州“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是国家和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区域,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甘肃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以下简称两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又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地区。因独特的生态、文化、区位优势,甘南州已成为安多藏区的宗教活动中心和内地连接藏区的重要通道。

甘南州地处高寒地区,气候变化大,生态环境脆弱,地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多年来,甘南州坚持“举生态牌、谋生态策、走生态路、吃生态饭”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扎实推进“生态甘南”建设,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建立了洮河、尕海—则岔、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草原生态系统修复、生态公益林建设、湿地保护、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建设,初步遏制了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全州森林、草原年可吸收655.19万吨二氧化碳、释放476万吨氧气,每年向黄河、长江流域下游补给水量93.3亿立方米,向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甘肃省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甘南州生态环境保护步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但甘南州少数民族聚集、海拔高、地处边远,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面临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经济社会发展难度大等问题,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抓手,协调生态、发展及民生关系,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决定性作用。

为统筹安排和有效指导“十三五”期间我州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州发改委牵头编制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规划》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与《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甘肃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甘南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方案》、《甘南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和州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等进行了全面对接。通过《规划》实施,旨在推进甘南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形成科学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更为清晰地突显管制红线,控制开发强度,引导和约束各类开发行为;有利于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为区域内外发展提供环境基础和保障平台;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经济产业,使生态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和循环经济再上新台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提升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加快扶贫攻坚步伐,助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有利于探索、创新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完善配套措施,健全生态保护和补偿机制,探索绿色现代化发展模式,从而将甘南州建成藏区生态环境优美、社会繁荣稳定、民族团结、宗教优秀文化传播的示范,发挥和彰显安多藏区文化中心的地位作用。

一、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基础条件分析

甘南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果洛州接壤,位于东经100°46′~104°44′,北纬33°06′~36°10′之间。现辖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1市7县,国土总面积3.665万平方公里(国土二调数据),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2014年总人口73.65万人,其中藏族39.59万人,占总人口的53.8%。

(一)经济社会发展

2015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126.5亿元,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186.2亿元,增长4.5%;大口径财政收入9.17亿元,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8亿元,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56元,增长9.2%;农牧民可支配收入5928元,增长9.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8.1亿元,贷款余额204.6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8.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7。

(二)国土空间的自然状况

1地形特征

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黄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区位决定了其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物种等方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海拔迭山主峰4920米,最低海拔舟曲瓜子沟口1172米。地形主要有山原区、高山峡谷区与山地丘陵区三类:西部、北部为山原区,包括玛曲县全部、碌曲县大部和合作市、夏河县部分地区,黄河及其支流洮河流经该区,草地广阔,水草丰美,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东南部为岷迭高山峡谷区,包括迭部、舟曲两县,白龙江及其支流贯穿其中,该区林业资源丰富,有全国“六大绿色宝库”之美誉,又是全国“九大林区”之一;东北部为山地丘陵区,包括临潭、卓尼两县及碌曲县、合作市和夏河县部分地区,洮河、大夏河分别横穿本区中部和北部,两岸山高坡陡,属于农林牧交错区。

2气候特征

甘南州气候高寒,并受到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85~180天。光照充裕,年日照时数1800~2600,热量不足,年平均气温1.1~12.7℃,垂直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地理分布差异显著,年蒸发量1137~1973毫米。3土地资源

全州土地总面积3659355.19公顷,其中耕地133070.94公顷,占3.64%;园地1415.26公顷,占0.04%;林地1044198.26公顷,占28.54%;牧草地2326392.47公顷,占63.57%;建设用地23942.84公顷,占0.6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1257.84公顷,占0.85%;未利用地99077.58公顷,占2.71%。

4水资源

甘南州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境内有黄河、大夏河、洮河、白龙江四大水系及120多条分支河流,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稳定。水资源总量254.1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101.1亿立方米,入境水153亿立方米。在保证本区域水资源供应的基础上,引洮工程每年自洮河向甘肃中部地区调水约5.5亿立方米。

5动植物资源

甘南州属温带森林草原垂直带向高寒草原的过渡带,依次为温带山地常绿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高山灌丛、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高寒荒漠,物种资源丰富多样。天然草场植物约94科369属947种,其中,可食饲用植物890种,草场类型包括高寒草甸、亚高山草甸、亚高山灌丛草甸、沼泽草甸等七类。甘南州的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30%,天然林资源主要包括高山常绿灌丛、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等类型,集中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和大夏河流域。甘南州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314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黑颈鹤、黑鹳等143种,有野生植物1820种,其中重点保护的有大果青杄、麦吊云杉等20余种,是国家和甘肃省珍稀濒危动植物生存的主要地区之一。

6旅游资源

甘南州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自然风光秀丽,民族特色浓郁,风土人情独特,有甘肃省唯一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尕海湿地、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桑科草原、黄河首曲、大峪沟等几十处优美的自然景区,有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遗址和甘加八角城等二十多处历史遗址,有香浪节、晒佛节、采花节、花儿会、插箭节等几十种民俗节庆活动。同时,甘南州是藏传佛教文化的圣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拉卜楞寺、禅定寺和郎木寺等121座藏传佛教寺院,有世界最大的藏传佛教学府—拉卜楞寺六大札仓、“觉乃”藏族民俗、临潭“汉学派”伊斯兰教派。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旅游资源,使甘南州被誉为美丽神奇、纯净圣洁、世人仰慕的人间仙境—香巴拉,是外界了解青藏高原的窗口。

7矿产和能源资源

现已发现各种矿产地290处,种类有45种,已探明贮量的矿种有23种,14个矿种贮量居全省前五位。甘南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61万千瓦,占全省的20.94%,可开发量为215万千瓦,占全省的22.42%。目前已开发101万千瓦。全州境内太阳能总辐射值在4451.56~6425.37兆焦耳/平方米,大部分地方属太阳能丰富区。

8自然灾害

甘南州属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干旱、雪灾、洪涝、冰雹、风灾等气象自然灾害频发,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常有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较大的影响。同时,甘南州也是全国地震活动重点监测防御区之一。

(三)国土空间开发建设的基本评价

1区位独特,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十分突出。甘南州地处甘、青、川三 省交界处,以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处在藏、汉、回民族文化以及牧区与农区的结合部,地理、人文区位特点明显。该州是黄河、洮河、白龙江、大夏河等主要河流上游水源涵养补给区,对保障黄河、长江水源补给作用突出,生态系统在气体及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安全屏障地位十分突出。

2生态资源相对丰富,适宜开发度低。甘南州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草原、林地和沼泽湿地占国土面积的95%以上,耕地以坡地为主,一半以上耕地坡度超过15度,不利于农作物种植。生态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较丰富,但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适宜开发度低,承载力有限,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

3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甘南州地处高原,自然条件严酷,生态脆弱,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差、自然修复周期长,人工恢复成本高。林地在过去滥采滥伐、重采伐、轻管护的形势下,森林面积锐减,蓄积量减小;牧民生产方式落后,长期超载放牧,草原无序利用,管理不善,导致草原退化、碱化和沙化(以下简称“草原三化”)严重,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虽经近年来抢救性的恢复治理,生态恶化趋势得以初步遏制,黄河、长江上游的补给水量呈现由低谷逐步恢复阶段。但水源涵养功能还需进一步恢复,退化草场和鼠害草场面积占比仍较大,草畜平衡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工作基础

(一)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划

甘南州是全省唯一整体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生态区的市州,其中玛曲、碌曲、夏河、合作、临潭、卓尼6县(市)属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迭部、舟曲县属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主体功能的作用和定位为:黄河、长江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构建“三屏四区”生态安全战略构想,我州承担着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为重点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以“两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为重点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

1全覆盖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1)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包含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卓尼县、临潭县。土地面积288.7万公顷,占全州的78.89%;人口53.66万人,占全州的72.86%。

(2)长江上游“两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包含迭部县、舟曲县。土地面积77.24万公顷,占全州的21.11%;人口19.99万人,占全州的27.14%。

(3)点状开发的城镇:包含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7县1市县级政府所在地城区规划区,以及临潭县冶力关镇、碌曲县郎木寺镇2个重点建制镇,作为区域内城镇建设、人口聚集和适宜产业发展的地区进行点状开发和布局。

2禁止开发区域

包括25处点状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内的国家和省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总面积139.61万公顷,约占全州总面积的38.15%。其中: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12处;省级地质公园4处;国家和省级湿地及湿地公园2处。基本农田禁止开发区面积7.64万公顷。禁止开发区域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按照区域分类管理管制原则,明确了保护目标、任务、措施及资金来源,并依照规划逐年实施,同时严格控制了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引导人口有序转移,实行生态自然修复和保护。

(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1生态保护工作全力推进。鉴于甘南州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先后批复了总投资44.51亿元的《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总投资443亿元的《甘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实施规划》、总投资321亿元的《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甘南州投资占76.14亿元)和总投资320.87亿元的《甘南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及《甘南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目前我州既是黄河上游、长江上游两大生态安全屏障区,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又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地区。在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我州始终把生态建设和改善发展条件放在突出的位置,按照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建设黄河、长江上游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坚持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倡导生态文明价值观,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积累了重要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以来我州投入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的资金共计34.74亿元,其中2015年投入9.35亿元,实施了林草植被保护与建设、退耕还林、沙化土地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水源地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尾矿治理、生态农牧业开发等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我州生态环境,为构建高原生态屏障,加快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序推进。立足于甘南实际,州委、州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州”战略,把生态保护与建设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成立了生态立州战略领导小组,各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生态环境质量已纳入政府责任考核,编制完成了《甘南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和《甘南州生态文化推广体系》,下发了《甘南州生态文明示范州试点工程实施意见》、《甘南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及绩效评估考核管理(试行)办法》、《甘南州深入推进“生态立州”战略,努力建设“生态甘南”的实施意见》。甘肃省第一部关于地方性法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公布实施,从立法层面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该条例确定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首次对全州生态建设的责任主体、规划与建设、保护与治理、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用生态文明战略思维和手段来谋划、指导全州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标志着甘南州生态环境保护步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同时,甘南州承办了四届“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坚持开展“甘南环保世纪行”及“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不断完善生态考核指标体系。从2014年开始,省政府明确取消了对我州GDP、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增幅的考核,增加了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考核权重。我州对玛曲等重点生态县,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指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并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状况制订差异化的指标,弱化对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工业生产、财政收入和城镇化率等相关经济指标的考核评价,突出生态指标考核,科学引领甘南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的战略性转变、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平稳健康过渡。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体制机制和文化思想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有力保障。

3生态补偿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建立和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我州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问题的重要出路。国家从2009年开始对我州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011年开始对我州兑现草原生态平衡奖补资金。截止2015年累计到位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1.9亿元,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两个方面,侧重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管理、草原生态保护、水源地保护、湿地保护等项目的支出,充分发挥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的政策导向效应。截止2015年累计到位草原生态平衡奖补资金14.2亿元,仅此一项牧区群众人均年收入达到500元以上,有力推动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实现草原科学利用,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增强畜牧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使牧区逐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同时,通过加强调研与论证,积极探索了一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方面的思路:如设置多种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聘用当地群众组建草原、森林保护、护林防火和湿地保护协管队伍,建立巩固生态保护成果的长效机制。

(三)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甘南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99%的国土面积属于禁止和限制开发区,保护生态的责任极其重大,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双重压力,而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对开发建设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尽管我州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力度,环境面貌也在不断改善,但受历史欠账多,地方财政困难,特别是由于国家投资规模和补助标准偏低,与其生态地位不匹配,工程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缺口大,加之甘南州自身财政困难,无法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严重影响了相关生态工程建设进程和效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成果与公众期望存在较大差距。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在不断加剧,全州8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黑土滩)草原面积已达249万亩,湿地面积持续萎缩,特别是玛曲县境内28条黄河支流已有11条干涸,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两江一水”综合治理规划虽已批复,由于缺乏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也影响了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推进。与甘南州的生态贡献相比,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量少,作用发挥不够。同时,现有草原奖补和国有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过低,远低于生态效益价值,特别是流域上下游、保护区与受益区之间缺乏公平利益分配机制,在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企业组织及个人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方面困难较大,难以形成合力,生态建设及保护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在产业发展上,由于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特色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四)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1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保护、发展、稳定并重”,通过实施“生态立州、旅游兴州、文化撑州、产业富州、稳定安州”五大战略和“生态甘南、旅游甘南、文化甘南、多元甘南、幸福甘南”五大建设,全州上下初步形成了“生态立州”的发展共识,即生态保护与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经济的发展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2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以大流域、整片区为重点,着力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主要推进了两大工程建设,一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建设,以退牧还草、草原生态系统修复、生态公益林建设、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为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森林、草地资源监测体系,使现有草原得到休养生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增强水源涵养补给功能,加大对各类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沙化草原治理、牛羊育肥小区等工程,改善了牧民生活条件。二是“两江一水”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天然林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水土流失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突出绿色发展,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富民产业体系。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以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为方向,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一是积极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以实施专业化养殖为重点,加快联户牧场、育肥小区、专业户建设,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二是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经济林果业和林下产业,通过实施藏区青稞基地及产业化工程、高原优质油菜、高原藏中药材基地建设,培育了“高原、绿色、生态”品牌,初步构建了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体系。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甘南州循环经济的意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全过程,以推动产业聚集、打造高原特色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为目标,以各市县资源、产业优势为基础,以突出环境保护和特色产业发展为主导,确定了以高原绿色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矿产建材、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和生态旅游五大产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和具体发展措施,初步构建了高原特色有机畜牧、肉食加工、种植、土特产和藏药循环经济产业链,民族特需品和工艺品产业链,生态旅游产业链,循环经济初具雏形。

5加大基础设施及民生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围绕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和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建设、污染治理和草原修复综合治理力度,交通设施、饮水安全、清洁能源、环境整治、信息畅通水平得到提升,发展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三、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总体思路、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依据甘南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坚持“四个全面”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和州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大生态”建设,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努力实现绿色崛起,把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发展生态经济和扶贫攻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主线,以科技为先导,统筹空间管制与引导,逐步减轻森林、草地和湿地的生态负荷,努力增加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的生态用地比重,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补给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壮大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探索高寒贫困地区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把甘南州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强州、重点生态功能区先行示范州、生态文明示范州和民族团结稳定和谐州,为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协调发展。加大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提高生态产品自产能力和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集约利用空间资源和实施重点有限开发,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立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引导人口与经济发展在区域空间合理分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功能导向、科学发展。发挥区域主体功能,妥善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生态保护与经济、改善民生与生态改善、主体功能与其他功能之间的关系,坚持主体功能引导,有限开发、集约开发,分类指导,分层次推进,积极推进不同区域的科学发展。

——优化布局、统筹发展。按照生态、生活和生产的顺序,优化调整三大空间结构。稳定生态保护空间,保护水域、湿地和林地,提高生态质量;优化农村居住空间,稳定耕地、草原总面积,确保基本农田、基本草原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有效解决牧草地超载问题;优化城镇布局,有序引导分散居民向城镇集中,合理控制城镇空间,扩大城镇绿地。

——政策引导、创新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和创新,制订并实施分类指导的政策和有效的空间管制措施,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制度保障水平。

(三)基本定位

——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区。以“两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建设为重点,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建设为重点,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实施草地、林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高生态系统在提供水源涵养、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产品方面的价值和供给能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产品供给区和绿色现代化先行。

——安多藏区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依托甘南州资源优势,建设国内著名的重要生态旅游目的地、高原生态畜牧业基地和藏文化发展传播区,建成安多藏区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

——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进步示范区。以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及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农牧民及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改善民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进步示范区。

(四)主要目标

——国土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的限制开发区域基本形成,禁止开发区域和基本农田得到切实保护。林地面积扩大到110万公顷,牧草地面积按226万公顷进行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3746公顷以内,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5491公顷,基本农田保持在76400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61%以上。

——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基本建成,生态产品自产能力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提升,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草原退化、沙漠化、湿地退化及水土流失等得到有效遏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得以落实,自然灾害防御水平进一步提高。

——生态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特色产业全面发展。以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为引领,以生态畜牧业、畜牧加工业、特色种植业、藏中药产业、土特产加工业、民族特色加工业为支撑的产业链及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循环经济得到深度发展。

——城乡及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提高。城镇化率达到40%,城乡交通、电力、供水、能源体系得到完善。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81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28元,基本实现城乡和地区间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载体日益丰富。群众生态文明意识普遍提高,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构建生态环境和历史遗存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体制机制得到探索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评价、考核体制机制得到完善,探索形成高寒贫困地区可复制、可推广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有益模式。

专栏1 具体目标

序号

指 标

单 位

2014年

2020年

1

人口

万人

73.65

79.5

2

城镇化率

%

28.03

40

3

耕地保有量

公顷

133070.84

95491

4

基本农田

公顷

76400.00

76400

5

林地面积

公顷

1044182.35

1100000

6

牧草地面积

公顷

2326479.44

2260000

7

建设用地总规模

公顷

23871.22

33746

8

森林覆盖率

%

19.51

22.61

9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100

100

10

空气质量优良率

%

98.08

98.5

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421

25819

12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4589

9328

四、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优化空间布局,建立生态安全屏障格局

甘南州确定为“甘肃省两屏生态安全屏障区”及全州划定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地位、性质决定了其以生态为根本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在确保以生态空间为载体实现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前提下,协调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优化调整农业生产、控制城镇发展空间是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首要任务。

1.确立保护优先的生态主体功能区格局

生态功能区按保护类型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旨在突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宗旨,针对不同环境特征采取相应保护、恢复措施,使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在空间载体上得以实现,保障生态产品供给。

——重点保护区(禁止开发区):以区域内散落分布的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为重点保护区,面积1396087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8.15%。重点保护区以森林、沼泽湿地为主,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丰富,涵养水源、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屏障功能地位突出。应以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采取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禁牧、禁猎、禁伐和核心区禁止一切开发利用活动等封禁管护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修复,实施生态移民。禁止开发区中,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洮河自然保护区、黄河首曲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玛曲土著鱼类自然保护区、白龙江阿夏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多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插岗梁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9个,其中冶力关、沙滩、腊子口、大峪、大峡沟5个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下巴沟、车巴、卡车、羊沙4个为省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分别是碌曲县郎木寺、临潭县冶力关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4个,分别是冶力关、洮河大峪、扎尕那、则岔石林省级地质公园。禁止开发区根据环境容量和环境特点,有限发展生态旅游业。

——一般保护区(限制开发区):重点保护区及城镇发展区以外的保护区,面积2152854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8.83%。该区域以高寒草甸草原、灌丛林区、高原泥炭沼泽为主,在生态安全格局中发挥着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作用,也是从事草地畜牧业等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传统地区。该区域必须以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重点实施退牧还草、“三化”草地治理、封育造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恢复治理措施,促进生态系统修复和恢复,提升生态功能;通过全面实施以草定畜、饲草料基地建设,实现草畜平衡;实行牧民集中定居,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生态型农牧业、林下经济、旅游经济,减缓人为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努力实现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协调生态保护与发展生态经济的关系,加强生态保护空间管制

根据甘南州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结合不同区域自然生态突出问题、农牧业生产、经济社会特点及生态保护重点,将甘南州以生态功能区为主、兼顾农牧业生产的限制开发区划分为中西部草甸生态修复牧业区、东南部江河水源涵养林业区、东北部洮河水土保持农牧区3类生态保护空间。

——中西部草甸生态修复牧业区:包括玛曲县、碌曲县、合作市、夏河县。以黄河水源涵养补给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基础,以沙化草原治理改良为核心,重点实施草原及湿地保护工程、大夏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黄河干流玛曲段沿岸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及碌曲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继续深化实施退化草原综合治理工程,综合采用退牧还草、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和人草畜三配套等措施,以及围栏建设、补播改良、禁牧休牧和轮牧等措施,对退化草原进行保护和治理;推进实施草原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各县市开展协同防治,完善联防联治机制,保护草原生态安全。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

——东南部江河水源涵养林业区:包括迭部、舟曲两县。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退耕还林建设;推进实施白龙江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以及白龙江流域滑坡、泥石流防治工程,对滑坡体开展科学监测、预警预报和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地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经济林果、森林旅游、藏中药材种植、特色养殖及山野珍品等为主的林业新兴产业,稳步推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水电资源、矿产资源。

——东北部洮河水土保持农牧区:包括卓尼、临潭2县。重点实施洮河流域水土保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流域坡改梯整治工程;深入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综合采用退牧还草、草原鼠害防治、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和人草畜三配套,以及采取围栏建设、补播改良、禁牧休牧和轮牧等措施,对退化草原进行保护和治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

3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衔接各类规划,按生态保护空间的类型,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应划入禁建区,兼顾农牧业生产的生态空间划入限建区。科学划定重要生态资源保护红线:至2020年,林地面积不低于110万公顷,森林面积不低于65万公顷,草地面积不少于226万公顷,湿地面积不少于54万公顷,耕地、基本农田保有量分别达到95491公顷和76400公顷。

4加强农业生产空间管控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强化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控制耕地占用,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大力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着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青稞、油菜、藏中药材、设施蔬菜四大高原特色种植业,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经济林果业,支持农林牧规模化、产业化和基地化建设,鼓励农林牧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品牌化发展,促进专业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实施水源地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的经济约束补偿机制,对坡度25度以上的耕地,因地制宜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对海拔2600m及坡度15度以上的耕地,有序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5加快城镇化进程

列入省级点状开发城镇的合作市和7个县城城区规划区、临潭县冶力关镇和碌曲县郎木寺镇2个重点建制镇作为城镇发展空间,要通过合理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促进各类城镇协调发展、分工合作,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内及周边的山体、林地、水域及遗迹等划为禁建区,作为城镇生态保护空间。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合作市着力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打造安多藏区的窗口,建成现代化高原生态商贸旅游城市;7个县城作为县域内产业、人口聚集中心,建成各具地方特色、民族风情浓郁、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旅游事业比较发达的综合性中心城镇;2个重点镇以旅游功能为主,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旅游基地。以区域交通干线为骨架,形成一廊、两轴、三区城镇发展格局。

——国道568线(原国道312线)主经济廊道:以合作市为中心,向北经王格尔塘镇、麻当乡连接兰州—白银经济区,向南经阿木去乎镇、尼玛镇、尕海乡、郎木寺镇连接成渝经济区。

——两轴:北部发展轴,以王格尔塘—夏河—青海同仁县公路和国道316线、省道311线,东端连接岷县、康乐县,西端连接青海省,沿线分布桑科乡、甘加乡、拉卜楞镇、王格尔塘镇、合作市、扎古录镇、临潭县城关镇、古战乡、柳林镇、羊永乡、木耳镇、新城镇、三岔乡、羊沙乡、冶力关镇。南部发展轴,以国道345线,西端连接青海久治县,东端连接陇南市,沿线分布阿万仓乡、尼玛镇、郎木寺镇,电尕镇、舟曲县城关镇、大川镇、洛大乡、益哇乡、旺藏乡、峰迭镇、曲告纳乡。

——三区:中北部的合作综合经济区,包括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卓尼县、临潭县,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重点发展为农牧业生产基地和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以合作市为中心,拉卜楞寺、冶力关、郎木寺为依托的旅游产业,构建以合作市为中心的商贸流通体系。西南部的玛曲生态经济屏障区,在保护好草原生态和湿地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东南部的舟曲、迭部生态林业经济区,在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特色种养加工、特色林果经济及生态林业和旅游业。

(二)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1全力实施两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东南部的舟曲、迭部两县属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两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建设为重点,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其余1市5县属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建设为重点,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专栏2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

\

2.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及产品供给能力

按照“生态安全优先、生态环境平衡、生态补偿促进”的原则,通过工程措施、生态移民、薪柴替代、健全监测和管理能力等综合措施,推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建设,遏制生态环境系统趋于恶化的趋势。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禁止采伐天然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进行造林和封山育林。加强新造林地、中幼龄林抚育管理,加快林木良种建设。提高森林质量,有效增加森林碳汇,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林政执法、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及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遏制林地征占。建立健全林业生态检测、监理体系,提高林业建设效益。至2020年,林地面积不低于110万公顷,森林面积不低于6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不低于1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提高1.2%。

——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继续加大退牧还草力度,采取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补播改良等措施,保护草地资源。加大“三化”草地综合治理和草原鼠害、病虫害、毒草害防治。完善草原草畜平衡奖励政策,建立健全草原生态监测机制,提高草原生态效益。至2020年,草地面积不少于226万公顷,中度、重度退化草场及沙化草场治理率达到70%。

——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典型生态系统、物种、景观和基因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力度,对目前保护空缺的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加快划建保护区和森林、湿地公园,完善保护预警监测网络体系。开展重点区域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积极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争取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范围。至2020年,湿地面积不少于54万公顷。

3.加强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和谷坊、拦挡坝防护等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按照坡面—沟道、支沟—主沟、上游—下游的先后次序,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严格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制度,减少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至2020年,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率达到70%。

——对沟谷区地质灾害,坚持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整治、保障安全的原则,按照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轻重缓急,分批分期安排治理,将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泥石流、滑坡和不稳定坡积体等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列为重点监控和整治项目,研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城镇及其周边处于地质灾害严重危险区一定范围内的居民,采取避让搬迁措施,避开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

4.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按照地表水功能区划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及水源地得到切实保护的总体要求,实施环境污染治理。

——水污染防治:加快实施县城、乡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回收率和处理率,全面保护农牧村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到2020年,全面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合作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其余7个县城达到85%以上。

——大气污染防治:针对大气污染以燃煤为主的特征,以集中供热替代分散式燃煤采暖锅炉,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天然气采暖、以电代薪小水电工程,严格限制新建分散式燃煤锅炉,减轻燃煤二氧化硫污染。全面加强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的污染控制。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行严格的分类管理,对企业自身有回用价值的部分全部回收利用,加工成副产品出售或外售给其它企业作为原料;属于危险废物的部分,依据其性质,就近委托给有资质单位处理;特殊固体废弃物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特殊处理,不得任意倾倒,以免酿成环境污染事故。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完善城市回收网络体系,强化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完善自然村生活垃圾收集点、村转运站;采用“一池三改”、小型沼气发酵罐、太阳能暖棚等多种模式,提高农牧村清洁能源推广率和牲畜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专栏3 生态环境项目

\

(三)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及富民产业

借助国家政策机遇和支持藏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以低碳、绿色和循环发展为基本取向,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经济和适宜产业门类,打造特色生态经济产业体系,构建特色生态经济示范区,探索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1转变畜牧业开发方式,夯实生态畜牧业发展基础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发挥资源优势,调整畜群结构,提高出栏率,实现草原减载、牧民增收。

——推行有条件地区建设干旱草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人工和半人工草地,逐步解决草畜矛盾和冬季草料短缺问题。加大对天然草地禁牧休牧、暖棚(圈)、饲草生产、加工贮存、人畜饮水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牧区种畜繁育、育肥场(小区)和牧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强专业户、养殖大户、养殖小区的牲畜棚圈建设。扶持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动物防疫检疫、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和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州、县、乡三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报告网络和动物疫病诊疗网络。

——结合资源优势和生产习惯,发展牦牛繁育、藏羊繁育、犏雌牛(奶牛)养殖、犏牛繁育和牦牛犏牛藏羊育肥(以下简称“牛羊育肥”)等5大产业示范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牦牛繁育示范区,涉及玛曲、碌曲两县的7个乡镇29个行政村及阿孜、李恰如2个种公畜基地,打造甘南牦牛品牌。藏羊繁育示范区,涉及玛曲、碌曲、夏河、卓尼四县的10个乡镇49个行政村及西科河、大水、桑科3个种公畜基地。犏雌牛(奶牛)养殖示范区,涉及碌曲、夏河、合作、临潭、卓尼、迭部六县市的25个乡镇142个行政村。犏牛繁育示范区,涉及碌曲、夏河、合作、卓尼四县市的8个乡镇31个行政村及大峪、柏林2个种公畜基地,选育开发适合甘南地区的犏牛,所生产的公犏牛输送至犏牛育肥区作为肉用品种,犏雌牛输送至犏雌牛(奶牛)养殖区作为奶用品种。牛羊育肥示范区,涉及卓尼、迭部、临潭三县的26个乡镇201个行政村,进行短期肥育,解决草畜矛盾。

2壮大特色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实施青稞、油菜、设施蔬菜及藏中药材四大特色种地基地建设,发展高原特色经济林果及林下种植、养殖产业。充分利用畜牧产业和畜产品资源优势,培育高原牦牛、藏羊肉精细制品、系列乳制品、血清制品、皮革制品、毛绒制品、骨角制品等6大畜产品加工体系,把甘南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高原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把畜产品加工业建成农牧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和转移农牧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依托种植基地及林下产业,引导培育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山野珍品、特色食品、小杂粮等高原绿色食品加工业。依托药材种植基地及野生药材资源,完善藏医药研发基地、交易中心建设,推进藏医药产业升级,将藏医药产业培育成新兴特色产业。

3做大做强生态旅游及文化产业

(1)着力开发各类旅游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立足建设旅游文化大州目标,以高原自然风光为纽带,有机衔接宗教文化、藏域民俗等文化资源,有机联系黄河风情轴、丝绸之路等优势旅游品牌,积极融入大九寨、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凸显“九色甘南香巴拉”、“人间净土,户外天堂”旅游形象,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战略性主导产业,努力打造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加快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各旅游景区间连通公路,改善景区内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垃圾处理、停车场、厕所、客服中心等设施和解决娱乐设施缺乏的问题。

——大力扶持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引导农户依托重点景区,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乡土民俗风情、民间文化艺术、传统劳作方式,发展农牧林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态,以景区、林区、郊区四周为重点,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

——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开发民族特需用品、佛教文化、藏药保健品、土特产、民间工艺品等系列商品,使旅游商品形成系列化、规模化,进一步加强旅游商品市场建设,全州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全部设立旅游购物网点,各县市以步行街为依托,打造旅游商品购物一条街。

专栏4 生态旅游布局

\

\

(2)着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以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甘南州“文化撑州战略”为平台,以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和众多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构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化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甘南州羚城藏族文化产业园区、夏河拉卜楞文化产业园区、白龙江流域民俗和生态文化产业园区、洮河风情文化产业园区等4个文化产业园区,建成甘南藏族歌舞演艺基地、甘南藏族服饰制作基地、夏河唐卡艺术传承基地、拉卜楞藏传佛教文化研究基地、碌曲藏医药生产基地、玛曲格萨尔文化开发基地、迭部腊子口生态文化基地、舟曲松棚楹联文化基地等文化产业基地。依托民族歌舞、戏剧、民俗、服饰、美术、技艺、饮食等原生态文化资源,积极发展适应大众文化需求、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文化产品,重点打造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临潭万人拔河、格萨尔赛马大会和唐卡、“南木特”藏戏、洮州花儿等文化精品。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分步实施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8项国家级、3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设完善州县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4全力建设生态型农牧业示范基地

以甘肃省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甘南州定位为生态循环经济基地为平台,以推动产业集聚、资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打造高原特色生态型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为目标,以各县市资源、产业优势为基础,试点建设循环经济基地及体系。

循环经济基地布局及产业发展方向:合作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围绕高附加值的生化制品、系列乳产品与藏中药精深加工制品,大力发展医药食品产业,有序开发水电清洁能源和整合矿产资源开发。甘南州夏河县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立足园区产业发展基础和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型建材、畜产品加工和清洁能源三大产业。夏河县拉卜楞镇循环经济基地,整合提升文化资源,发展藏区特色文化旅游,延长完善旅游产业链,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特色循环经济产业示范镇。舟曲县丁字河口循环经济基地,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矿产资源加工产业,将中小水电开发、丁字河口铁合金生产和县城集中供热项目纳入园区整体发展框架。迭部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依托迭部县中药材、山野菜、野生菌、林果和水能等特色资源,重点开发中药材、土特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和清洁能源产业。碌曲县循环经济基地,重点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藏中药、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推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完善资源综合利用设施。玛曲县循环经济基地,依托优势资源,重点构建牦牛精深加工、矿产开发、清洁能源、藏中医药四大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临潭县循环经济基地,围绕水泥建材、特色农畜产品及藏中药加工、民族特色产品加工、水电能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卓尼县循环经济基地,以农副产品特色产品综合开发、洮砚加工以及清洁能源产业为主导,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5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探索飞地经济模式

甘南州作为长江、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区域,借助区域地理及同江共河的优势,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加强与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的协作,共同建设区域经济合作区。加快建设兰州新区“飞地”产业园,积极融入兰白经济圈。研究制定实施方略,建立政府之间、商会之间、园区之间、企业之间的互动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对接,推动经济大开放、大发展,探索建立区域间、流域间生态保护及补偿机制。

(四)着力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州,加快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

1着力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州。我州要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及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地区工作的基础上,着力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州。“十三五”是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州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战略机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通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消费模式、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支撑体系,探索构建甘南生态文明模式,高起点推进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等五大体系建设,建立与实施相配套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具体体现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环境文明和生态人居文明,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积极打造生态环境品牌与王牌。加快实施新一轮绿化,以及生态城市、生态村镇建设。着力培育生态经济,以循环经济为主导,构建生态经济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创建循环型产业、企业和工业园区。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积极发展以生态旅游、现代物流业为重点和特色的生态友好型服务业。提高科技创新和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循环经济等重点学科建设。科学引领甘南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优化增长”的战略性转变、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平稳健康过渡。推动甘南走生态良好、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的文明之路。

2加快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加快实施甘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按坚持因地制宜,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设标准和要求统一规划设计,体现“一村一品”特色化原则,以“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环境优美、管理民主、和谐稳定”为总要求,以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核心,以改善广大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为落脚点,以探索农牧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之路为总体方向,打造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特色产业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生态文明小康村模式,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小康村。生态文明小康村着力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等方面,提高农牧民群众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提升群众幸福感。“十三五”期间每村平均投资1000万元以上,每年建设3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十三五”期间投资150亿元以上,全面建设15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农牧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基本社会保障条件为重点,着力改善农牧村人居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农牧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依法治村为保障,以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为亮点,推动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社会形态,促进农牧村繁荣稳定,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牧村奔小康步伐,构筑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要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报纸、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开辟生态文明专栏,发放宣传册、宣传画、光盘等生态知识的宣传制品,设立生态环保宣传栏,大范围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先进典型,曝光大型环境违法和生态破坏事件。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在村规民约中写入生态文明内容,从而将生态文明观念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将成熟的低碳技术、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技术、生活技术等向全社会推广,政府以身作则,实施绿色采购;开展低碳机关、低碳企业、低碳社区、低碳宾馆等低碳创建活动,提升公众的低碳生活意识;表彰低碳生活的家庭、单位和社区,营造绿色低碳生活的舆论环境。要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纳入国民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节约和环保的行为习惯。探索设立甘南州生态文明城市日,开展“生态文明模范”创建活动,评选生态社区、生态示范村、生态学校和生态企业,表扬先进、树立典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五)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生态制度体系

1建立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指导领导体制,抓紧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规划,加快形成完备的有地方民族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做好涉及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的废、改、立工作,提高立法层次,加快形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水平,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法规支撑。建立严格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尽早制定出台甘南州中长期的《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纲要》,加强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各类专项规划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功能。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地方标准体系的建设,制定完善地方综合性环境控制质量标准。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生态文明取向的绿色GDP考核评价体系。

2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工作。做好涉及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的废、改、立工作,提高立法层次,加快形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严格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执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切实杜绝执法中存在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维护环境法治的统一和尊严。完善司法救济途径。地方人民法院和地方人民检察院应该切实加强涉及生态环境法律适用的司法解释,健全和完善涉及生态环境领域的审判机构和程序,确保涉及生态环境领域案件的及时公正处理。

3.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探索由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以立法的形式,出台专门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终身追究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4.完善保障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和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多方参与的政策制定机制,让环境影响评价进入综合决策,建立生态优先的权衡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的市场化机制。建立资源性产品交易机构,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形成政府主导,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资源性产品价格体系。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信息披露制度,畅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

五、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能力

1成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门工作机构。成立甘南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州长担任,成员由发改、工信、财政、交通、旅游、土地、农业、林业、环保、规划、商务、科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研究部署年度目标任务,协调解决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发改委,负责修订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分解年度建设计划、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同时成立生态工业、生态畜牧农业、生态服务业、生态环保四个工作推进组,办公室分别设在工信委、农牧局、州政府办、环保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具体谋划、协调和推进多方的工作。

2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考核体制。落实完善甘南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重点细化县(市)级及以下基层干部考核体系,将甘南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县、市长经济责任审计,把资源能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

1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纳入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率先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资源环境离任审计。树立底线思维,实行最严格的资源开发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生态环境损害赔 偿、生态补偿、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分类差异化考核等制度建设,以及节能量、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机制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力争取得重要突破。

2健全项目的考核体系。各县市人民政府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具体规定,全面落实项目立项、审查、公示制度,认真执行政府采购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实施资金监管,进行追踪问效,资金使用规范有效。按照已确定的资金使用计划和项目安排情况,及时拨付资金。做到文件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准确、资金管理规范,账务核算清晰、立卷归档规范。按期完成确定的项目建设任务,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效益。

3不同层级的干部考核体制。对各级政府领导政绩的考核由单一考核指标向多项综合考核指标过渡。建立了生态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体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社会对各级政府工作的评价观念与评价方法。

(三)资源共享,成本共担,建立生态环保补偿机制。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严格征收各类资源有偿使用费,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在开发建设中,要严格执行 “谁破坏、谁补偿”与“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期限、补偿方式和政府补偿金筹措政策,逐步建立多样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支持体系

1.财税、金融政策。争取中央财政加大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和资金管理办法,把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任务落实情况、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确保转移支付资金发挥实效;继续实施中央财政贴息政策,做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鼓励保险机构和地方探索开展特色农牧业产品品种保险。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有效信贷投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2.投资、产业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程序申报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实行有利于试验区生态建设的投资政策,逐步提高水土流失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牧区水利、农村水利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投资标准。争取国家在甘南州优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的特色产业项目,在土地供给、贷款贴息和投资补助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落实相关税收政策。

3.资源、价格政策。加快甘南地区基础地质生态地质调查,加大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多元资金投入。适时开展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鼓励外资参与提高矿山尾矿利用率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新技术开发应用项目。加快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完善节能减排价格政策,改革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收取方式。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合理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科学确定再生水价格。

4.对口帮扶政策。争取多层次多形式的针对甘南州的对口帮扶政策,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对口帮扶试验区的机制。完善帮扶资金项目管理和工作制度,拓宽帮扶合作领域,重点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基层倾斜,促进民生改善和民智提升。

  

Copyright© 2019 GNZRM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地址:甘肃省合作市人民街96号    投稿邮箱:tougao@gnzrmzf.gov.cn   ICP备案号:陇ICP备14000511号-3   甘公网安备:62300102000081号  网站标识码:6230000007

网络谣言举报电话:(0941)8218089   举报网站:http://www.gsjubao.cn/     举报邮箱:xs8218089@163.com   技术维护单位:博达软件